,想必大家对此或多或少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对于上班一族来说,心理罢工是指员工对个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意放弃,会严重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让企业付出很高的代价。那么,上班族到底如何对抗“心理罢工”呢?  近段时间,“心理罢工”一词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词汇,不少上班族都吐槽自己的“心理罢工”情绪:“我没有罢工,只是心理罢工了”,“几度萌发罢工辞职的念头,但是只能‘心理罢工’而已”。 什么是心理罢工?专家称:“心理罢工是一种信号,提醒你需要进行身心的休息了,当出现心理罢工情绪时,一定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外部调节与自我内部调节。”上班一族怎样对抗心理罢工,将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佳呢?我们为你奉上秘籍。 换个环境应对职业倦怠 上班族的心理罢工常常由职业倦怠引发。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指上班族在工作重压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种心理情绪在一些重复的机械的职业中比较常见,尤其是教师、医生、媒体工作人员等。如果这种倦怠感得不到修复,就特别容易出现透支的感觉,从而让人对工作失去热情。 解决方式:出现职业倦怠,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适当的休息一下,换个环境。比如与朋友一起度个假,去避暑休闲的景点旅游等,让自己短暂地离开工作场所,或减少在工作地点停留的时间。通过“换个环境”、“放松身心”等方式,寻找新的工作灵感,焕发出新的工作热情和希望。如果短暂的“换个环境”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就可以考虑换个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