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刚刚过去,但在我国云南却发生了一件令人背痛的事情—云南一。对此,有人发出了“代课教师路在何方”的感慨!其中我们都知道代课教师,就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一部分教师群体,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今天康路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教师节刚过云南一代课教师,究其自杀原因。 代课教师疑因教龄不被认定而自杀 今年7月17日,从22岁就开始代课生涯的盐津县落雁乡代课教师程兴贵的遗体在村子附近的小河内被发现。此前一段时间,现年已58岁的他一直为自己的代课教龄申报而四处奔走。 今年3月28日,云南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老师遗留问题。根据指导意见,这一工作有个人申报、身份认定和教龄审核、乡校村三级公示和待遇兑现等多个步骤。 据盐津县教育局介绍,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教龄的认定需有物证,如工资花名册、合影、原始备课本、奖状等,或者人证予以证明。 根据统筹安排,8月31日前,当地要完成所有申报人员的身份和教龄审核认定工作,并进行县、乡(镇)、校、村四级公示。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代课、民办教师证明材料或证人暂时无法完全提供,认定工作实行分批次核实、确认。 代课老师自杀事件发生后,昭通市教育局和盐津县委、政府组成了调查工作组。调查组认为,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当地工作人员有违规违纪行为。 调查组认为,由于在审核程兴贵教龄时只找到了17.5年的工资表册,其本人没有继续向落雁中心校提供有效物证或人证,与其口述的25.5年教龄无法对应。按照程序,缺少物证、人证的包括程兴贵在内的9名申报对象被列为第二批核实认定名单。 “虽然还不能肯定代课老师程兴贵自杀或只是因为教龄问题,但他想得到认定,这是肯定的,一次性补偿对于生活拮据的他来说是个大数目。”昭通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有的事几十年过去了,当时一些档案管理不规范,所以增加了一个自己申报的环节。出现自杀的事件,是一个个案,但警示我们政策执行要更加到位、更注重细节。” 身份、待遇的历史之“痛” 程兴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没有立即换来教龄的认定,其教龄审核还没有定论。可这样的一个代价反映了广大农村地区代课教师们长久以来的诉求和梦想——期望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代课教师,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部分教师群体,一般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和相关福利。如今,少数代课教师“代转正”,大部分代课教师被辞退,而在教师紧缺边远贫困山区,代课教师还在坚守与等待。云南不少农村学校都是一个代课老师守着一群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