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医家活用王清任解毒活血汤治疗鼠疫
2015-12-4 18:39| 发布者: 上古科技| 查看: 18| 评论: 0|原作者: 李永宸赖…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
鼠疫自1867年传人北海(当时隶属广东省廉州府)后,在岭南地区肆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ll_2j。1894年仅广州一地,因鼠疫而死者,达10万之众 3。岭南医家在治疗鼠疫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效治法和方药,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医林改错》一书中的解毒活血汤。据当代学者研究,岭南地区的广州、增城、佛山、惠州、龙川、普宁、梅州等地的医生均使用解毒活血汤加减治疗鼠疫l4 J。下文就岭南医家如何使用解毒活血汤及其疗效进行介绍。 沿用解毒活血汤治疗鼠疫的依据 解毒活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被用来治疗道光元年(1921年)在北京流行的霍乱(即弓型弧菌引起的霍乱,下同)。王清任认为霍乱的病因是瘟毒,“瘟毒自鼻入气管,由气管达于血管,将气血凝结,壅塞津门,水不得出,故上吐下泻”l5 J,因此,用解毒活血汤“活其血,解其毒”。原方由连翘二钱、葛根二钱、柴胡三钱、当归二钱、生地黄五钱、赤芍三钱、桃仁八钱(研)、红花五钱、枳壳一钱、甘草二钱组成。 治疗鼠疫的主方— — 解毒活血汤及其煎服法 1.罗芝园治疗鼠疫的主方— — 解毒活血汤连翘三钱、柴胡二钱、葛根二钱、生地五钱、当归钱半、赤芍三钱、桃仁八钱(去皮尖打碎)、红花五钱、JII朴一钱、甘草二钱。“此方《医林改错》名日解毒活血汤,原方用枳,兹改为朴,均行气药,以朴色赤、取其入血分耳,至轻重之数,翘改重而柴改轻,亦以热毒重、邪气轻之故,非敢谬为更改也。方内生地,有热用小的,无热用晒干大的,甘草有热用生的,无热用炙的,一取其清热、一取其滋阴也”l J"。方解:“此方以桃、红为君, 而辅以归,去瘀而通壅,翘、芍为臣,而兼以地,清热而解毒,朴、甘为佐使,疏气而和药,气行则血通,柴、葛以解肌,退热而拒邪,邪除则病愈。惟其对症用药,故能投无不效”。
运用解毒活血汤治疗鼠疫的加减法 热毒和瘀血皆轻者,使用原方可愈:“治病以本病为重,标病为轻。此症热毒本也,瘀血标也,而标实与本同重,故标本未甚者,原方可愈” 。热毒和瘀血皆重的,则非原方可愈。“如系热盛作渴,加石膏八钱、知母三钱、茅根、芦根均可。毒盛起核,加银花、牛子、山甲、西藏红花、羚羊、犀角各二三钱。若热毒人心,加竹必(疑为“竹心”)、莲子心、麦冬、枝子(即“栀子”)、灯心之类,甚则加大黄、朴硝。若体本虚寒,症见不发热,方加重当归,减轻柴、葛便合”l 。“传表宜加白虎,传里宜加承气,传心胞(即“心包”)宜加羚犀”。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