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如何检查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如何治疗
2015-12-5 05:49| 发布者: 【小渔夫】| 查看: 5| 评论: 0
身边竟然有朋友患上了动脉瘤,这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疾病,难免有些害怕,到底脑动脉瘤如何检查?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如何治疗? 脑动脉瘤如何检查: 1.血常规,血沉及尿常规:一般无特异性变化,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白细胞常超过10×109/L,血沉也常轻度到中度增快,其增快程度与白细胞数增多的程度相一致,早期可出现蛋白尿,糖尿,严重者可出现管型尿,蛋白尿持续较短,一般数天后即恢复正常。 2.腰穿:动脉瘤未破裂时,腰穿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变化,在破裂出血时,腰穿是诊断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直接证据。 3.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和氯化物多正常,蛋白增高,这是由于红细胞溶解后释放出大量血红蛋白及出血后渗出反应所致,通常在1g/L左右,有人认为脑脊液中每1万个红细胞溶解可增高150mg/L的蛋白质,一般在出血后8~10天蛋白质增高幅度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另外,应注意区别腰穿损伤所致的血性脑脊液,一般腰穿损伤性血性脑脊液,离心后的上层液体无红色或黄色变化,对联苯胺无阳性反应。 4.CT检查:虽然在确定动脉瘤的存在,大小或位置等方面不如脑血管造影,但是,却安全,迅速,患者无痛苦,不影响颅内压,可以随时采用,并能反复多次随诊观察。 5.MRI检查。 6.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刺激正中神经时可记录体感诱发电位,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临床症状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术前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结扎这些动脉后或颅内外动脉吻合后血流方向及血流量,可做出估计。 8.脑血管造影:最后确定诊断有赖于脑血管造影,凡患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的Ⅲ-Ⅳ脑神经麻痹或后组脑神经障碍等,均应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如何治疗: 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早期手术(夹闭瘤蒂或栓塞动脉瘤),术中采取保护脑的措施(甘露醇,巴比妥类药,异氟烷),术后扩容治疗,目前对于脑前半循环动脉瘤及后半循环的动脉瘤,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手术,而对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第一部分的动脉瘤多等待其神经症状改善及稳定后再手术。 麻醉多用全身麻醉,麻醉前予镇静剂及止痛剂,对于巨型动脉瘤或复杂的动脉瘤,特别是基底动脉动脉瘤,有人主张在深低温下停止血液循环,并用巴比妥类药物保护组织。 必要的器械有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双极电凝器,无损伤性临时血管阻断夹,以及各种不同形状,角度,大小的动脉瘤夹,动脉瘤夹应光滑有弹性,无裂纹,有槽,强度可靠,既能造成内膜一定的创伤使之粘连紧密,又不会夹断或划破管壁;既能开闭自如,又能长久固定在夹闭位置上,不因动脉搏动而移位,脱落或断裂,夹持要细巧,有各种角度,易于开合。 脑动脉瘤是比较可怕的疾病,希望每个患者在发病后,一定要及时的去到医院治疗,只有早期治疗才能及早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