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药类 查看内容

中药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籍 >> 中药类

食疗本草

2015-11-17 22:10| 发布者: amtb| 查看: 376| 评论: 0



<目录>卷上
<篇名>莲子〈寒〉
内容:(一)上主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廿五络血气。生吃(微)动气,蒸 
熟为 
上。〔卷•心•嘉〕 
(二)又方,(熟)去心,曝干为末,着蜡及蜜,等分为丸服。(日服三十丸),令(人) 
不饥。学仙人最为胜。〔卷•嘉〕 
(三)若雁腹中者,空腹服之七枚,身轻,能登高涉远。采其雁(食)之,或粪于野田 
中,经年犹生。〔卷•嘉〕 
(四)又,或于山岩石下息、粪中者。不逢阴雨,数年不坏。〔卷•嘉〕 
(五)又,诸飞鸟及猿猴,藏之于石室之内,其猿、鸟死后,经数百年者,取得之服, 
永世不老也。〔卷•嘉〕 
(六)其子房及叶皆破血。〔卷•嘉〕 
(七)又,根停久者,即有紫色。叶亦有褐色,多采食之,令人能变黑如 。〔卷〕 

<目录>卷上
<篇名>橘〈温〉
内容:(一)(穣)∶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下气不如皮也。穣不可多食,止 
气。性虽温,甚能止渴。〔心•嘉〕 
(二)皮∶主胸中瘕热逆气。〔心〕 
(三)又,干皮一斤,捣为末,蜜为丸。每食前酒下三十丸,治下焦冷气。〔嘉〕 
(四)又,取陈皮一斤,和杏仁五两,去皮尖熬,加少蜜为丸。每日食前饮下三十丸, 
下腹脏间虚冷气。香港脚冲心,心下结硬,悉主之。〔嘉〕 

<目录>卷上
<篇名>柚
内容:味酸,不能食。可以起盘。〔心〕 

<目录>卷上
<篇名>橙〈温〉
内容:(一)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证〕 
(二)又,瓤∶去恶气。和盐蜜细细食之。〔证〕 

<目录>卷上
<篇名>干枣〈温〉
内容:(一)主补津液,养脾气,强志。三年陈者核中仁∶主恶气、卒疰忤。〔心•嘉〕 
(二)又,疗耳聋、鼻塞,不闻音声、香臭者∶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颗, 
去皮。二味和捣,绵裹塞耳鼻。日一度易,三十余日闻声及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 
塞之。〔嘉〕 
(三)又方,巴豆十粒,去壳生用。松脂同捣,绵裹塞耳。〔嘉〕 
(四)又云,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嘉〕 
(五)生者食之过多,令人腹胀。蒸煮食之,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青州,次蒲州者 
好。诸处不堪入药。〔心•嘉〕 
(六)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嘉〕 
(七)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香身,并衣亦香。〔证〕 

<目录>卷上
<篇名>软枣〈平〉
内容:多食动风,令人病冷气,发咳嗽。〔卷•证〕 

<目录>卷上
<篇名>蒲桃(葡萄)〈平〉
内容:(一)上益脏气,强志,疗肠间宿水,调中。〔卷•心〕 
(二)按经∶不问土地,但取藤,收之酿酒,皆得美好。〔卷•嘉〕 
(三)其子不宜多食,令人心卒烦闷,犹如火燎。亦发黄病。凡热疾后不可食之。眼暗、 
骨热,久成麻疖病。〔卷•心•嘉〕 
(四)又方,其根可煮取浓汁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卷•嘉〕 
(五)又方,女人有娠,往往子上冲心。细细饮之即止。其子便下,胎安好。〔卷•嘉〕 

<目录>卷上
<篇名>栗子
内容:(一)生食治腰脚。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嘉〕 
(二)又,树皮∶主瘅疮毒。〔嘉〕 
(三)谨按∶宜日中曝干,食即下气、补益。不尔犹有木气,不补益。就中吴栗大,无 
味,不如北栗也。其上薄皮,研,和蜜涂面,展皱。〔嘉〕 
(四)又,壳∶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嘉〕 
(五)今有所食生栗,可于热灰中煨之,令才汗出,即啖之,甚破气。不得使通熟,熟 
即拥气。生即发气。故火煨杀其木气耳。〔心•嘉〕 

<目录>卷上
<篇名>覆盆子〈平〉
内容:上主益气轻身,令人发不白。其味甜、酸。五月麦田中得者良。采其子于烈日中晒之, 
若天雨即烂,不堪收也。江东十月有悬钩子,稍小,异形。气味一同。然北地无悬钩子,南 
方无覆盆子,盖土地殊也。虽两种则不是两种之物,其功用亦相似。〔卷•嘉〕 

<目录>卷上
<篇名>芰实(菱实)〈平〉
内容:(一)上主治安中焦,补脏腑气,令人不饥。仙家亦蒸熟曝干作末,和蜜食之休粮。〔卷 
•嘉〕 
(二)凡水中之果,此物最发冷气,不能治众疾。(令人脏冷),损阴,令玉茎消衰。〔卷 
•心•嘉•证〕 
(三)(可少食。多食)令人或腹胀者,以姜、酒一盏,饮即消。含吴茱萸子咽其液亦 
消。〔卷•嘉•证〕 

<目录>卷上
<篇名>鸡头子(芡实)〈寒〉
内容:(一)主温,治风痹,腰脊强直,膝痛。补中焦,益精,强志意,耳目聪明。作粉食之, 
甚好。此是长生之药。与莲实同食,令小儿不(能)长大,故知长服当亦驻年。〔卷•心•嘉 
〕 
(二)生食动风冷气。可取蒸,于烈日中曝之,其皮壳自开。 却皮,取人食,甚美。 
可候皮开,于臼中舂取末。〔卷•心•嘉〕 

<目录>卷上
<篇名>梅实(乌梅)
内容:(一)食之除闷,安神。乌梅多食损齿。〔心•嘉〕 
(二)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嘉〕 
(三)又,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 去核,杵为丸,如枣大。 
内下部,少时即通。〔嘉〕 
(四)谨按∶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嘉〕 

<目录>卷上
<篇名>木瓜〈温〉
内容:(一)上主治霍乱(呕 ),涩痹风气。〔卷•证〕 
(二)又,顽痹人若吐逆下(利),病转筋不止者,(煮汁饮之甚食)。〔卷•证〕 
(三)脚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烂,研作浆粥样,用裹痛处。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热裹 
便瘥。煮木瓜时,入一半酒同煮之。〔证〕 
(四)(谨按)∶枝叶煮之饮,亦(治霍乱),去风气,消痰。每欲霍乱时,但呼其名字。 
亦不可多食,损齿(及骨)。〔卷•嘉〕 
(五)又,脐下绞痛,可以木瓜一片,桑叶七枚炙,大枣三个中破,以水二大升,煮取 
半大升,顿服之即(瘥)。〔卷•嘉〕 

上一篇:新修本草下一篇:海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