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复制链接]
1032
|
2
|
2004-12-22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对中医的“废医存药”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主要主张者为余岩,他言:“中医的学问,理论是理论,事实是事实,毫不相干。他底理论差了,我就不去听他;他的事实对了,我就专从事实上研究他。”“诚以国产之药物……有经验而无研究,故其理不明,欲凭二千年经验之事实,本科学方法,而进行实验工夫,阐明其作用所在,一切玄言空言,屏弃不道。”时至今日,此论虽屡屡遭挫,未能行通,但并未消声匿迹,而是变换花样,改变形式,潜而再显,伏而复起。
近年来废医存药论较新的,影响较大的表现形式是钱学森所提倡的所谓“唯象中医学”。
“唯象中医学”的倡导者主张唯象是取,只认可“观察到和实践到的东西”,而置中医理论对“这些东西”的解释于不顾,要另起炉灶,重新“老老实实总结出规律”。其实质是“废医存象”,与废医存药论异工同曲,要害都是针对中医理论。
存药者与存象者都对中医有所承认,一个是承认中药有效,承认“事实对了”;一个是承认某种现象。现象的面相对宽泛,包括药物疗效,针灸疗效,气功现象、各种经验等。其实钱氏之“现象”,与余氏所言之“事实”,并无差别,所指均为疗效之类,只是措词不同。及中医所发现,理所阐述的其它现象。
两者在实质上都否定中医理论,而表现形式稍有区别。废医存药者激进而坦白,直指其为“空言玄言”,明言要“弃之不道”;废医存象者较前者委婉,指中医理论“不是现代科学语言”,“不知其所以然”之论,只承认现象,不认可理论,采取束之高阁,敬鬼神而远之,另搞一套的方法。
废医存药者所凭恃之理论,为当时之西医学及西方科学,要“以本科学方法,而进行实验工夫”;而废医存象者则欲“用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去总结阐述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于废医存药者,可痛快批之,而对于废医存象者,则投鼠忌器,因其有“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与时俱进”四字被钱氏发挥得淋漓尽致。好象一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帽子,其主张就正确。
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总结“具体部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而中医数千年来的辨证论治,有是症用是药,药随证变,三因制宜,即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最好体现。可见中医与马克思哲学并不对立,已经在其指导之下。既然既然如此,何劳钱氏多此一举。
再者,如果了解中医,当知中医本身即是唯象医学,是依观物取象,立象取意方法而形成的人体科学。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提倡建立“唯象中医学”,岂非重复劳动,多此一举?由此可推知钱氏中医知识之欠缺。对中医如此无知,岂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符合马克思主义?
无怪乎当时虽然颇为热闹,跟风鼓噪者非止一人,至今十多年过去了,并未成什么气候。虽人未亡然政已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郭跃辉
|
2004-12-31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氏之 “废医存象”与钱氏之“废医存象”
看完此文,本人感触颇深。对中医横加指责的人,往往是那些对中医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人。所谓隔行如隔山,话不投机半名多,同不懂中医的人谈中医是对牛谈琴,那不懂中医的人谈中医是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cwbm48w
|
2014-5-6 21: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都上班了, 咋人还是不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崇黄慕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