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二评方舟子先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二评方舟子先生
[复制链接]
1680
|
2
|
2005-5-19 0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讲一个寓言
《庄子〉说,倏和忽是混沌的朋友,混沌天生没有七窍。混沌对待倏和忽非常友善,倏、忽二人欲报其恩,于是替混沌“日凿一窍”,七日后七窍凿成,混沌死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说明事物的任何改革和变化,都不可以违背事务的本性和本质。当人们试图规范改良某种对象时,必须先了解该对象的本性本质,以顺乎其本性本质的方式进行调整,不能仅仅因为有一片“善心”(姑且把它理解为善心),就妄自作为。
有人说你讲的是寓言,现实中有人干这么蠢的事吗?
我说有的,此人大号名叫方舟子。
方舟子先生说:“ 我们首先应该把中医理论和中药(以及针灸等传统疗法)区分开来。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虽然有许多人幻想将来有一天中医理论会被纳入科学体系,甚至被用来拯救现代医学,但是那仅仅是一种幻想,我不认为它有可能实现。”“但是否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并不等于全盘否定中药。中医的某些疗法就像其他民族的传统疗法一样,可能有其价值,值得用现代医学方法进行挖掘研究。”
我们中医人首先得对方舟子先生“感恩涕零”,没有把中医全盘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他挥着一把大手术刀(崭且定为是手术刀,其实准确地说是一把屠刀),把中医肢解了,把中医的理论与中药的疗效割裂开来。他认为中药的疗效与中医理论无关。认定中医的理论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应当判为死刑,立即执行。而中药呢,尚有其利用价值,还值得“用锨挖一挖”。
方先生为什么还刀下留情,保留下了中药。我揣摩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中医中药的铮铮疗效在那里摆着,完全闭眼不顾事实,一律否定,恐怕难服天下人之心,不如先否定了理论,再把中药改头换面,性“西”算了。
中医理论与中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理论犹如中医的神经中枢,而中药犹如中医的肢体,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每一个中医人都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中药的疗效之所以好,完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才能逐步发展起来,脱离了中医理论,中药也就丧失了灵魂,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还耻谈什么“挖掘”。
中医与中药能够分割开来吗?
举个中医内行人都懂的例子:
中医认为,气血不和,木盛克土,脾虚肝旺,可以引起腹部疼痛,这是中医理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为药性理论中甘者缓之,酸者敛之,性味甘酸,可以化阴,药物中甘草味甘能缓急止痛,芍药味酸苦,能泻肝柔肝止痛,二者合用,甘酸化阴而止痛力倍增,相得益彰,用于治疗气血不和,脾虚肝旺引起的腹部疼痛有良效。如果单独用甘草或单独用芍药,都肯定无二者合用的效果。
这就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病的典型例子,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中药能有这样良好的治疗作用吗?
再以中药黄连为例。西医提炼黄连素,不过是治治腹泻,治治痢疾。鲜有它用。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为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泄火解毒。通过中医的四诊观察,结合病因分析,八纲与脏腑等辩证,但凡有见湿热症状及火热症状,无论是腹泻,痢疾,心病,胃病,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疾病,皮肤癣病,臃肿疮毒,甚至是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都可以应用黄连,结合配伍其他的中药来治疗。例如胃病属于肝胃火盛,可以服由黄连为主的左金丸。以心火旺盛为主的心脏疾患及心神衰弱,可以服有黄连组成的朱砂安神丸。传染性疾病见于火毒旺盛者,可以服黄连解毒汤。牙龈肿痛属于胃火旺盛,可以服以黄连为主的组方清胃散--------。
即便是不懂中医的人,也能清楚地看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黄连,大大扩展了疾病的治疗范围。使中药黄连神气活现,尽显身手。假如抹煞了中医理论指导,黄连能有这样宽的治疗范围?能有这样好的疗效吗?
与中医理论分家的中药,只能落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基本上也就香消玉殒了。
方先生判决的中医理论是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中药的是死缓。
其实,把方先生与中医的“情结”以混沌倏忽这个寓言来比喻,并不十分得体,我知道方先生对待中医的心情,完全不是倏忽对待混沌的心情。他是横眉立目,腰里别着盒子炮朝中医走来的。
妄图消灭中医,想得轻巧,方先生似乎忘了,它身后有千百万执著岐黄的中医人,还有十三亿芸芸众生!
方先生说中医理论“肯定不能纳入科学体系”,我认为纳不纳什么体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医"有益于人民",有益于人类社会,它就必然会随着历史车头呼啸向前!
我还认为说中医肯定不能纳入科学体系也未必其然,我们有耐心等来历史老人的公允评价。
据最近有报道说,欧洲有六成人应用中药,中医中药针灸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人民的欢迎,世界正在向中医张开热情的臂膀。
方先生说:“通过千百年来的医疗实践,有可能摸索出某种疗法、发某种药物。但是,经验有可能有效,却也非常有限。口口相传的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含有捏造、夸大成分,或有意无意地进行了筛选(只注意成功的病例而忽视失败的病例)。”
过去在一部分人中也简单的认为中医是经验科学,这种对中医的看法是很不全面很不深入的。邓铁涛老先生早就对此十分愤慨。中医是经验科学还是理论科学,是治病经验的积累,还是应用了逻辑规律的方法,整理经验知识进而上升到理论科学。是对人体生命,疾病过程,疾病治疗检验的简单的描述,记录。还是将观察到的医学现象归纳出普遍的规律,普遍的原理,从而对经验事实作出理论的解释。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怎样正确地对待中医的本体认识问题。不可以含糊。
著名中医学者任秀玲指出:“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道,气,阴阳,五行,四时等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疾病的长期观察,辨认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并归纳人体外在的现象与生命,疾病规律的固定的联系,形成的医学经验。有应用先秦时期的逻辑思维规律与方法,以行正名形成概念,取像比类进行归类判断,根据已掌握的现象与状态的可靠的关系,代入生理病理的模式推测未知的生命状态。完成了由现象到把握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医由经验知识上升为医学的理论。进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并在反复的医疗实践中验证和修正理论。所以,中医学是应用了一套处理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将归结出来的医学现象归结为普遍定律,普遍原理。对经验事实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作出理论解释而形成的医学理论。是一个认识,征服非线性复杂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理论医学。
任教授论述得已经很明白,中医绝非简单的“经验医学”,而是名副其实的“理论医学”。
当然,与方先生谈论这些,有点弹琴不看对象的味道,也许意义不大。因为方先生对与中医的理解,实在属于擀面杖吹火之流。但是,话又不得不说,因为方先生是中国科技界的“风流人物”,颇有“翻云覆雨”之能事。他散布的阴霾急需驱散,他蛊惑的民众视听亟当矫正。
方先生俨然扮演一个专门评判真理的大法官,手拿不知何方“神圣”赋予的“磅捶”,“一本正经”地判决中医“死刑”。真乃滑天下之大稽,徒增世人笑尔!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ilychar
|
2005-5-27 1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二评方舟子先生
跳梁小丑,理他做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llumouth
|
2014-6-17 19: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