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传染病论坛
›
肝病治疗中心
›
带你走近乙肝病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带你走近乙肝病毒
[复制链接]
294
|
1
|
2010-6-26 1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我们身边,每十个人中,就有六位感染过乙肝病毒,有一位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可能会引爆,也可能有惊无险,在身上悄悄揣上一辈子。面对如此庞大的携带群体,面对传染病中的顽固堡垒,让我们以一种科学的姿态,共同面对——HBV!!
“谈肝色变”
我突然患了肝病,立即像当年的四类分子一样遭到歧视。
我的朋友已经很少来串门,偶尔有不知我患病消息的来,一来又嚷着要吃要喝,行立坐卧狼藉无序,我说,我是患肝病了,他们那么一呆,接着说:“没事的,能传染给我么?”但饭却不吃了,茶也不喝,抽自己口袋的劣烟,立即拍着脑门叫到:“哎哟,瞧我这记性,我还要出去办一件事的!”我隔窗看见他们下了楼,去公共水龙头下冲洗,一遍又一遍。似乎那双手已成了狼手,狠不能剁断了去。末了还凑近鼻子闻闻,肝炎病毒是能闻出来的么?蠢东西!
贾平凹的这段境遇,我们很多人都碰到过,对于乙肝概念的生疏乃至误解,使大家“谈肝色变”。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因而陷入工作、婚姻与人际交往的困境。
6成的人都感染过乙肝病毒
记者从杭州市疾病预防中心获悉,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有6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超过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慢性乙肝病人约2000万例。每年有3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病或相关性疾病,而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约有50万,每四个传染病人中就有一位乙肝病人。
杭州市的比例与全国的大致相当,尽管近年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乙肝的比例却从1990年的28.97%上升到2000年的67.03%,发病者中40岁以上的成年人居多,病毒性乙型肝炎已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一般的接触根本不会发生感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传染病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克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都是肝炎病人,一般来说,携带者只要肝功能正常、稳定,传染性低下,一样可以正常工作(除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保育员以外),对周围的同事、朋友不构成直接威胁。
据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母婴传播:孕妇的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孩子,分娩后哺乳也可以传播。
2.性接触: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血液传播: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拔牙、穿耳、文身等。
4.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和伤口渗出液中含有乙肝病毒,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餐具,可能染上病毒。皮肤和黏膜破损,也给乙肝病毒进入创造了机会。
刘教授认为,乙肝病毒经消化道传播的几率很低,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就更低了。健康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工作,虽然会共用办公桌、椅、电话及书写工具等,但都是间接接触,一般不会被传染,没必要恐慌。
“大三阳”、“小三阳”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三阳”“小三阳”都只是老百姓对于两对半检查结果的俗称,并不是一种疾病。更不能简单的从片面理解为“大”就是病情重,“不治将恐深”,有死亡的危险;“小”就是病情轻,不治理也无所谓!我们平时所说的“大三阳”、“小三阳”其实就是指人体携带乙肝病毒的指标,“大三阳”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性弱。查出“大三阳”或“小三阳”,不要着急,如果你的肝功能正常(半年以上),就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携带乙肝病毒,同时肝功能不正常,并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恶心、肝区痛等肝炎症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乙肝患者,那就暂时别上班了,而要注意隔离,住院或在家休息。
肝癌偏爱哪些人
●乙肝病人:乙肝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其他人患肝癌的危险性高达10.7倍。
●中老年人:大多数肝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后,50至60岁是高发年龄段。
●男性:患肝癌的男性病人明显地多于女性。一般情况下,男性肝癌病人数是女性的7倍以上。
●饮食不洁者。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经常吃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霉变食物,也能促发肝癌。
●嗜烟酒者。
花24元打一套预防针
对健康人来说,注射疫苗显然是预防乙肝最方便、最省钱,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记者从杭州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市已有353个接种点分布在各县区街道和乡镇卫生院,其中44个为示范接种点,市民注射乙肝疫苗十分方便。
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每支8元,每套24元,一般市民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阴性,身体不发烧,就可接种。接种共三次,在第一次接种之后1个月、6个月再接种第二针、第三针。
夫妻双方,若有一人是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另一方或其他家庭成员应尽快打预防针,为自己筑上一道防线。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绝大多数体内已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就没必要再打疫苗了。
乙肝患者八项注意
1.要开心
怒则伤肝,记住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上正规医院找专家千万不要乱投医,避免游医行骗。目前,浙一、市六医院、建工医院等医院设有肝炎住院部,邵逸夫医院、浙二、省中医院、市一等医院也有肝炎门诊。
3.定期检查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作肝功能和B超等检查。患有乙肝的孕妇,千万不要隐瞒病情,告诉医生实情,有助于防止宝宝和其他人感染乙肝病毒。
4.注意忌口
戒酒,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吃对肝脏有害的食品,如发霉的大米、花生等,腌制和烟熏食品也要小心。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胆固醇对你的肝脏有好处。多吃鱼、虾,少吃动物肝脏,红枣、米仁、香菇和绿色的蔬菜、水果也应成为饭桌上的常客。
5.避免接触损害肝脏的药品和化学产品不要相信那些“包治好”的偏方、秘方。记住,是药三分毒,用药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注意避免吸入油漆、涂料等化工原料的有害气体。
6.当心自己的血液和体液注意包好手上的伤口,收好自己的剃须刀、指甲刀、牙刷;上理发店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用剃刀刮脸刮胡子;性生活时记住要戴安全套!
7.动静结合,起居有常
要注意休息,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过度疲劳,不过,整天不动也不好,不妨散散步,打打太极拳。
8.日常用品尽可能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
刘教授细说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至今还没有特效疗法,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持久存在于病人的肝细胞内并不断复制,不能被人体免疫功能和药物彻底清除。对此,身兼卫生部病毒性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刘克洲教授认为,对慢性乙肝病人,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病人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减少或阻止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
刘教授说,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其中α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二十多年,疗效较好,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热、血细胞减少等,费用也比较高,每支(500万单位)国产的要100多元,进口的200多元,一个疗程6个月到一年。
核苷类药物抗病毒作用强,使用方便,目前在国内外正式上市的主要是拉米夫定(贺普丁)。此药能快速、有效地降低血清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水平,可使e抗原转为e抗体,但e抗原没有转为e抗体的病人,有部分停药后可能复发;长期服药,部分病人可产生病毒变异,但一般来说,YMDD变异致病性不强,继续治疗,大部分病人仍可获益。为了减少变异,应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病人要到医院定期复查、随访。
刘教授说,拉米夫定是处方药,患者是否继续用药、减少或停药都应听从医生的指导,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每个病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他呼吁加强对拉米夫定作为处方药的管理,没有医生处方,不要擅自出售,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淘我乐khv
|
2016-5-7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bfkq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肝病治疗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布鲁菌病
出血热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
麻疹
肠炎,痢疾,疟疾
性病,艾滋病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寻医问药
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