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篇 协同学(4)— 慢变量--确定主要矛盾的定量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858 | 回复1 | 2005-8-15 0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05篇  协同学(4)— 慢变量--确定主要矛盾的定量方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后现代科学不但指出在系统发生危机时,应支持子系统正反馈以使其在新的条件下重建系统新的平衡,而且指出在众多层次和子系统中,应重点支持对决定系统功能状态起重要作用的子系统,并且给出寻找,确定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子系统的定量方法,这个子系统就是系统中的“慢变量。”
关于系统中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问题,其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理论中早有研究,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明确指出一个复杂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转化。人们处理事物最主要的就是要促进这些矛盾的相互转化。毛泽东同志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还留下了一个尾巴没有解决,即如何在系统中那么多矛盾中及时正确地找到这个主要矛盾呢?毛泽东说那就只好通过实践,多调查研究、总结、摸索。总之,在毛泽东那里,主要矛盾的发现还是一个感性的被动的过程。而这直接影响到处理复杂系统的能力和效益。是否能找到一个确定系统主要矛盾的科学理性的方法呢?非常可喜的是,后现代科学的研究真的找到了这个指针,这就是系统理论中“协同学”的研究成果。协同学除阐述了矛盾的相互协同作用决定系统状态的理论外,更突出的贡献是找到了在众多矛盾中确定主要矛盾的具体标准。协同学首先在矛盾的不均衡性中发现了慢变量和快变量的差别。有的矛盾很快衰减消失,有的几乎不衰减,可以长久地起作用。协同学指出,慢变量是系统演化的方向、途径和目的。各子系统、各结构单元和行为其本上都服从慢变量的指令,结果才有了整体上统一的行动有序的结构。慢变量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思想正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相反。一般人们总认为在一个系统中,最先进的、运动变化最快的成分是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协同学的这一贡献,填补了《矛盾论》的空白,或者可以说已经超过了《矛盾论》,最可贵的是它使辩证法由思辨的精神领域的东西定量化、可操作化、变得简单可行。这就真正为辩证法在科学、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施行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蠢华磊 | 2014-8-8 04: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马流星拳——庐山升龙霸——凤翼天翔——钻石星尘——星云锁链——还不死的话请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