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奈
山柰
Shannai
KAEMPFERIAE RHIZOMA
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
【鉴别】 (1)本品粉末类黄白色。淀粉粒众多,主为单粒,圆形、椭圆形或类三角形,多数扁平,直径5~30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油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130μm,壁较薄,胞腔内含浅黄绿色或浅紫红色油滴。螺纹导管直径18~37μm。色素块不规则形,黄色或黄棕色。
(2)取本品粉末0.2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 H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6.0%。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乙法)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5%(ml/g)。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用法与用量】6~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山奈的功效与作用
山奈的功效
山奈又叫山柰,别名:三奈子、三赖、三藾、沙姜、三柰、 山辣。以根茎入药,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山奈。
别名:三奈子、三赖、三藾、沙姜、三柰、 山辣。
性味:辛,温。
归经:归胃经。
功效: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主治: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搐鼻。
山奈的作用
山奈味辛、性温,入胃经;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1、山奈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濒湖集简方》)
2、山奈治风虫牙痛:肥皂一个,去穰,内入三赖、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满为度,用面包,炼红,取研为末,每日擦牙。(《摄生众妙方》)
3、山奈治一切牙痛:山柰子10克(用面裹煨热),麝香2.5克。为细末,每用三字,口噙温水,随牙痛处一边鼻内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山奈用药禁忌
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山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