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桑白皮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树皮类]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桑白皮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860
|
2
|
2009-11-1 13: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桑白皮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根皮。主产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禁忌
1、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2、《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干为之使。
3、《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4、《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蒙用。
编辑本段
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成分:桑素(mu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
桑白皮
环染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桑根皮素(morusin),环桑根皮素(Cy-omorusin),化合物(compound)A,氧化二氢桑根皮素(oxydi-hydromorusin],桑黄酮(kuwanon)A、B、C、D、 E、 F、G(即albanin F,moracenin B)、H(即albanin G,moracenin A)、Ⅰ、K、L、Y、Z、桑白皮素(moracenin)C、D,桑根酮(sanggenone)A、B、C、D、E、F、G、H、I、J、K、L、M、N、O、P。又含桑色呋喃(mulberrofuran)A、B、C、K、 N、O、M、P、Q,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素(scopoletin),桑糖朊(moran)A及具降压作用的乙酰胆碱类似物成分。
药理
桑白皮经石油醚、乙醇、乙醚、醋酸酐、水、乙酸乙酯等反复处理,所得黄色粉末,给小鼠静脉注射的 半数致死量为 32.7mg/kg。而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0g/kg,或静脉注射 5g/kg 均未引起死亡。醇提取物无论是1次大量或多次小量给药,对实验动物均未表现不良影响,似可认为该药毒性较小。
编辑本段
临床应用
桑白皮-植物药用部分
制护发素
桑根煮沸,冷却,加乙醇,过滤,于滤液中加适量香精即成护发素。
治疗结膜炎
桑白皮9克,泽泻10克,玄参12克,麦冬10克,地骨皮,黄芬各9克,旋复花、甘草、菊花、桔梗各6克,获苍9克制成大枣饮合桑白皮汤,每日l剂,水煎服,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有一定疗效,治愈率75.61%,有效率100%。
治疗呼吸道疾病
桑白皮汤由桑白皮、贝母、杏仁、黄莲、苏子、半夏、黄芩、山桅组成,用于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甚至胸痹、咳血等病症。
桑白皮药品
治疗痔疮
桑白皮、黄芬、批把叶、苦参、桅子各 10克,金银花、茵陈各15克,白花蛇舌草25克,生甘草5克,制成桑白皮l号方,配合外搽颠倒散洗剂(取硫黄、生大黄各10克,研细末加石灰水 l00ml混合,用时振荡),每日3次,可治疗座疮,有效率为91%。
制造降压剂
桑根剥去根皮,热水浸泡,过滤,浓缩,得粉状物I;剥离的桑根皮蒸煮,酒精抽提,过滤,浓缩,得粉状物。将l和混合,即得降压剂。
制桑根酒
桑根风干,切碎,煮沸得浸泡液,其碎渣再加适量烧酒蒸煮,蒸煮渣用浸泡液浸泡,最后的浸泡液再加食用酒精和适量香精即成桑根酒。
编辑本段
简介
桑白皮 Sangbaipi
桑皮扭曲呈槽筒,残留栓皮色黄棕,
质韧纵裂露纤维,泻肺平喘消水肿,修复组织细胞,平复疤痕的功效。
编辑本段
出处
《神农本草经》。
编辑本段
基原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桑科Moraceae 桑Morus albaL. 的根皮。
产地
产于全国各省区,原来产于河南商丘,安徽阜阳、亳州等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区也在逐渐转移,商品主要来源于河南,浙江的临安、桐乡、建德,江苏泰兴等地。此外,四川、湖南、河北、广东、湖北、广西等省区亦产主为栽培。
亳桑皮:产于安徽亳州一带者。严桑皮:产于浙江者。北桑皮:产于江苏者。 桑白皮:各地所产桑白皮的统称。
采收
冬季采挖.洗净,刮去表面黄色粗皮,纵向剖开皮部,以木锤轻击,使皮部与本部分离,剥取皮部晒干。
栽培加工
桑白皮
主产于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广东省。以河南省、安徽省产量大,并以亳桑皮质量佳。
〖采收加工〗
春、秋季挖根,刮去黄色外皮,除去木部,取白色内皮晒干。
〖药材炮制〗
1
桑白皮
.桑白皮将原药除去杂质与残留粗皮,抢水洗净,晾或晒至八成干,润匀,切成0.6--1厘米顶头片,干燥。
2.炒桑白皮 取桑皮片,炒至微黄、略具焦斑。
3.蜜桑白皮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桑白皮丝中,拌匀,闷润,文火妙至表面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透后及时收藏。桑白皮每100公斤,用炼蜜25公斤。炮制研究进展:略
〖药材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桑白皮片贮于防潮容器内;炒炙桑白皮不易久贮。
编辑本段
炮制
取原药材刮净粗皮,洗净,稍闷,切丝,晒干。
炙桑白皮取桑白皮丝片,用炼蜜(桑白皮100公斤,用炼蜜25公斤,适量开水稀释)拌匀,稍闷,以文火炒至金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蜜炙后缓和寒泻之性,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肺经。
功用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处方名
桑白皮、 蜜炙桑白皮、桑皮、桑根白皮。
用法用量
煎服,5~15克。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适用人群
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禁服。
保贮
置通风干燥处,炙品密闭贮存。按:
1.同属植物华桑M.cathayanaHemsl.及鸡桑H.australis Poir.
桑白皮-中药材形状
根皮在各地也作桑白皮入药。
2.个别地区以同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和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 Bur.的根皮混作桑白皮入药,值得注意。二者外形均与桑白皮相似,但构树根皮下部略有分叉,外表面白色,有残留黄褐色栓皮及点状侧根痕,折断时易纵向层片状撕裂,气微味淡,拓树根皮外表面粗糙,灰白色,有橙黄色栓皮残存,并有横向皱纹及颗粒状突起,偶见侧根痕穿孔,纵向撕裂时常中途断裂,稍有豆腥气,味苦涩。
性状:呈长而扭曲的板片状,筒状或两边向内卷成槽状,长短宽窄不一,厚0.1-0.5cm。外表面淡黄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棕色斑点(残留栓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有的纵向裂开,露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气微,味微甜。
医学作用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8ml,水浴加热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混匀,滴加浓盐酸数滴, 溶液呈樱红色,并有气泡产生。(检查黄酮类)
(2)取本品粗粉5g,加苯20ml,回流提取15分钟后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少量氯仿溶解于小试管中,加冰醋酸1ml,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1ml使成两层。两液界面显红色环。(检查三萜类)
【含量测定】略
编辑本段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主除寒热,出
桑白皮
汗。
《名医别录》:无毒。主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
《药性论》:使,平。能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日华子本草》:温,调中,下气。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藏虫,止霍乱吐泻。
《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
《本草衍义》:治服金石发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性微凉。
《药类法象》:气寒,味苦酸。
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药性赋》: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酸。甘而辛,甘厚辛薄,无毒。
入手太阴经。
《象》云: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心》云:甘以固元气,辛以泻肺气之有余。
《本草》云: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缝金疮。续断、麻子、桂心为之使,忌铁铅。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味苦酸,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呕血,消水肿,利水道,须炒而用之。
《本草纲目》:桑白皮专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宋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面喘,面肿身热,泻白散主之。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泻肺,利大小肠,降气散血。
《本草经疏》:桑根白皮得土金之气,故味甘气寒而无毒。东垣、海藏俱云兼辛。
桑白皮的图片(20张)然甘厚辛薄,降多升少,阳中阴也。入手太阴经。甘以固元气而补不足,辛以泻肺邪之有余,故能止嗽也。凡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伤中者,中气伤也。五劳者,五脏劳伤也。六极者,六腑之中气极也。羸瘦者,肌肉脱也。崩者中,血脱也。脉绝者,气血两虚之至,故脉不来也。之数者,皆由阴不足则阳有余,阳有余则火盛而内热,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能消物,造化自然也。惟甘也可以补元气,惟寒也可以除内热,热除矣,元气生矣,则上来诸证自瘳。故《本经》终之以补虚益气焉。《别录》去肺中水气者,即《十剂》中云:燥可去湿,桑白皮之属是已。吐血热渴者,热伤肺,火炎迫血妄行,溢出上窍,而兼发热作渴也。其主水肿腹满胪胀者,即利水道,除湿补虚之功也。湿热盛则寸白生,消除湿热则虫自不能留也。缝金疮者,甘寒补益,宜于伤损也。
简误: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本草蒙筌》:味甘而辛,甘厚辛薄。气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为使续断桂心,入手太阴肺脏。甘助元气,补劳怯虚羸。辛泻火邪。罗谦甫曰:桑白皮[2]泻肺,是泻肺中火邪,非泻肺气也,火去则气得安矣。止喘嗽唾血。利水消肿,解渴驱痰。刀刃伤作线缝,热鸡血涂即合。
《本草乘雅》:桑为蚕食,桑是蚕之天矣。蚕质作丝,丝是蚕之精矣。丝丝缕缕,如人身外之毛发,身内之经络,毛发广之须眉,经络广之肉腠,又深之广之,如经络为营血行之处,或经脉损而营血崩,或营血去而经脉涸,从脉生病,咸可以桑。
季夏取桑柘之火,桑当入脾,为脾之心药,以丝缕如脉,心主脉故也。丝发五音,皮坚似革,色白属金,亦可入肺,脾之肺药也。曲直仆伛,靡不怒生,得木全性,亦可入肝;脾之肝药也。精英在椹,色黑气寒,亦可入肾,脾之肾药也。虽入五藏,以脾为主,然非寄四藏于脾,四藏别有体用,此则脾藏中之四藏也。设因脾转属,为效甚速。盖伤中者,伤中央土,致五藏之劳兴极耳。羸瘦即肉极;崩中绝脉即脉极。桑司中央火,且丝缕专胜,故治肉脉之极,其功特著。补虚者,补脾土之虚;益气者,益中央之气。丝缕在叶,叶可通心以除寒热,汗乃心液故也。
《药性解》:味辛甘,性寒,无毒,入脾、肺二经。主伤中羸瘦、崩中脉绝、肺气有余、虚劳客热、瘀血停留、吐血热渴,止嗽消痰,开胃进食,利二便,消水肿,能杀寸白,可缝金疮。皮中白汁,涂唇燥及小儿口疮。桂心、麻子为使,忌见铅、铁。桑枝,疗手足拘挛、阴管作痛、眼眶作晕、气逆咳嗽、肿毒风痒。桑椹,开关窍,利血脉,安神魂,黑须发,明耳目。桑寄生,主除腰痛,去风湿,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长须发,坚齿牙,安胎气,下乳汁,止崩漏。折其茎,深黄色者真。
按:桑皮辛则走西方而泻肺金,甘则归中央而利脾土,然肺气虚;脾气弱者,不宜用之,恐润利之品,能走真元耳。枝本四发,有发散之义。椹为桑英,有裨益之功。而寄生独产于海外,盖以地暖不蚕,桑木无采捋之苦,得气最厚,生意浓密,叶上在生出,何曾有所为节间可容树子也。此说本自丹溪,最为近理。《图经》诸书,胥失之也。难得其真,误服杀人,用者谨之。
《药鉴》:气寒,味苦酸,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酸苦能补虚,故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也。气寒能利水,故主除肺中水气,止唾血,消水肿,利水道也。蜜炙用之,又主理肺气而止咳嗽。与阿胶同用,又能治血嗽。盖阿胶补血,所忌者在敛肺耳,今得此剂以泻之,则血得补而不患其为敛也。桑白皮乃监制阿胶之妙剂也,用之者,其可少乎?
《景岳全书》:味甘微辛微苦,气寒。气味俱薄,升中有降,阳中有阴。入手太阴肺脏。气寒味辛,故泻肺火;以其味甘,故缓而不峻。止喘嗽唾血,亦解渴消痰,除虚劳客热头痛。水出高原,故清肺亦能利水。去寸白,杀腹脏诸虫。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寸白,杀腹脏诸虫。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及傅鹅口疮,大效。作线可缝金疮。既泻肺实,又云补气,则未必然。
《本草备要》:泻肺行水,《十剂》作燥,以其行水。
甘辛而寒。泻肺水,罗谦甫曰:是泻肺中火邪,非泻肺气也。火与元气不两立,火去则气得安矣。故《本经》又云益气。东垣曰:甘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泻肺气有余而止嗽。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钱乙泻白散;桑皮、地骨各一两,甘草五钱,每服二钱,入粳米百粒煎。时珍曰:桑皮、地骨,皆能泻火从小便出,甘草泻火缓中,粳米清肺养血,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一妇鼻久不闻香臭,后因他疾,缪仲醇为处方,每服桑皮至七八钱,服久而鼻塞忽通。利二便,散瘀血,下气行水,止嗽清痰。《发明》曰:肺中有水,则生痰而作嗽,除水气正所以泻火邪,实则泻其子也。火退气宁,则补益在其中矣。《十剂》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类是也。治肺热喘满,唾血热渴,水肿胪胀。肺气虚及风寒作嗽者慎用。为线可缝金疮,刮去外皮,耳白用。如恐其泻气,用蜜炙之。续断、桂心为使。忌铁。桑乃箕星之精,其木利关节,养津液,行水《录验方》:枝皮细锉,酿酒服良。祛风。桑枝一升,细锉炒香,不三升熬至二升,一日服尽,名桑枝煎,治风气脚气口渴。其火拔引毒气,祛风寒湿痹。凡痈疽不起,瘀肉不腐,瘰疬流注,臁顽恶疮不愈,用桑木片扎成小把,燃火吹息,灸患处。内服补托药良。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1 、桑白皮的药理作用
桑白皮的药用,在古书中已有记载。甘寒,入肺经。具有利水消肿,修复疤痕之功效,《名医别录》: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别 录》载:“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肿胀,利水道,可以缝金疮”。《本草钩元》载: “利水用生,咳嗽蜜炙或炒”。《本草备要》载:“如恐其泻气,用蜜炙之”。《得配本草》 :“疏散风热用生,入补肺药蜜水炒拌”。《本草图经》载:“桑皮汁主小儿口疮、敷之,涂金刃所伤燥痛,更剥得桑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
药理作用
1.1降血糖作用继70年代从桑白皮分离出moranoline,并证实它有降血糖作用之后,又有人从桑白茂分离出降
桑白皮
血糖物质moran A,它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7.5x10',蛋白部分占57.4%。实验证实moran A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有剂量依赖的降血糖效果,若以高血糖组的相对血糖水平为100%,分别给予lnor;lnA3、10、30m/kg,7h后血糖水平分别降为61%、 38%、34%,24h后分别为77%、66%、49%。腾德义等研究发现,复方桑白皮浓缩液大(30红kg)、中(15g/kg)剂量组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糖尿病有明显降糖作用,对葡萄糖性高血糖有一定降糖作用。
1.2 利尿作用佐膝昭彦等研究了桑白皮煎剂灌胃兔,桑白皮水提物或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利尿作用,尿量及钠、钟离子和氯化物排出量均有增加。孙静云等研究认为,东茛菪内酯为桑白皮利尿的有效成分"张文娟等比较了桑白皮去粗皮前后利尿作用及毒性的大小,研究表明,8.4/kg桑白皮未除粗皮、除粗皮水煎剂均能显著增加兔子的尿量,桑白皮去粗皮前后对利尿作用无明显影响,除粗皮的毒性大于未除粗皮者。
1.3 抗人艾滋病病毒[HWl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艾滋病的病原体HIV是借助外膜糖蛋白(gp120)附着于T辅助细胞的 CD4细胞受体上,通过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启动感染环的。由于桑白皮的有效成分1一脱氧野尻霉素是o一葡糖甘酶的抑制剂,可干扰gpl2ON一侧链多聚糖结构的合成,从而阻断 gp2O一CD4之间的结合,减少或阻止合胞体形成,减弱HIV的感染力。体外实验还证明,1一脱氧野尻霉素2.Ommol/L时,HIV对C8166细胞株的感染力可由10。降至10以下。罗士德等认为桑白皮中的黄酮momrusin,kuwanon H和morusin4-glucoside也具有一定的抗HlV活性。
1.4降血压作用 1983年,日本福富首先用桑白皮提取物对兔进行降血压实验。随后,Nomura等指出。桑白皮降压成分为kuwanonG、H,sanggenon C、D,桑呋喃C、F、G。这些成分的降压机理可能与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关。1995年,日本佐藤等使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自由摄食混有桑叶的饲料12-18周,亦发现其有降低舒张压的作用。
1.5 抗菌作用桑皮根素AuwanonC、J、L和sanggenon A、B、C、D对金葡菌和枯草杆菌有抗菌活性, kuwanon J、L和sanggenon A、B、C对类链球菌及桑皮根素,kuwanon C、L、A对耻垢分支杆菌各有抗菌活性。桑皮根素、kuwanonC和sa"8 genonA、C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除稻梨孢外)无效或只有极弱的活性。
编辑本段
药方选录
1.治小儿肺盛 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50克甘草(炙)5克.锉散 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 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桑白皮(5张)
2.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10克 麻黄、桂枝各7.5克 杏仁十四粒(去皮) 细辛、干姜各7.5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3.治肺气喘急坐卧不安:桑根白皮锉 甜葶苈隔纸炒.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服15克 水一盏煎至六分 去滓食后温服 微利为度.(《圣济总录》泻肺汤)
4.治水肿通身皆肿:桑根白皮(炙黄色锉)250克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100克 甘草(炙)50克.上三味口父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用水二盏生姜一枣大(切) 饴糖半匙煎至二盏 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桑白皮汤)
5.治咳嗽甚者 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 锉细)入糯米200克(焙干) 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50克.(《经验方》)
6.治腰脚疼痛筋脉挛急 不得屈伸坐卧皆难:桑根白皮50克(锉)酸枣仁50克(微炒)薏苡仁50克.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20克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每于食前温服[3].(《圣惠方》桑根白皮散)
编辑本段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 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栽培技术
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种子繁殖:采收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h,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30cm开沟,沟深1cm,每1hm2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d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嫁接繁殖:袋接法,于嫁接前20d剪接穗,湿沙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压条繁殖: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于桑、高于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数年后在修伐处形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技留芽修剪法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蚧、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eiyaffzs
|
2014-12-19 15: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slk4023
|
2016-8-16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终成眷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cbfkq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