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背药材]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当归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897 | 回复2 | 2009-10-12 14: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归

当归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主产甘肃、云南、四川;多栽培。
功能主治
  1.功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① 抗缺氧作用;
  ②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③ 护肤美容作用;
  ④ 补血活血作用;
  ⑤ 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
  2.用法与用量: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6~12g。
  3.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4.制剂:当归流浸膏
  5.配方:当归、荆芥各等份。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药品规格
  岷县顺发药材全当归一等:干货。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无苔根、杂质、虫柱、霉变。
  二等:基本同上,每公斤7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 0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1 0支以外。
  五等:(带头归)干货,除以上分等外的小货,全归占 70%,渣占30%,有油性,无苔根、杂质、虫蛀、霉变。
  归头一等干货,纯主根,具长圆形或拳状,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
  二等:同上,每公斤8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20丈以内。
  四等:每公斤160支以内。
食疗营养
  当归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而呈双相调节作用。正丁烯内酯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喷雾所致豚鼠实验性哮喘。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并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作用,并证明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当归对实验性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的作用。此外,还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辐射损伤及抑制某些肿瘤株生长和体外抗菌作用等。
  伞形科草本植物当归的根。产于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秋末采挖,去须根、泥沙,烟火熏干。切片生用,或酒炒用。
  [性能]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脂、正丁烯、内酯、当归酮等;并含阿魏酸、烟酸、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2.E,以及猛、锌、铜、镍等微量元素。
  [用途]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用法]一日5~15g。煎汤,煎膏滋,入菜肴。
  [注意]用该品活血时宜酒炒用。
  [附方]
  当归补血汤:当归10g,黄芪60g。煎水饮。亦可将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本方重用黄芪,次为当归,意在补气而益血。用于失血后气血耗伤,或气虚血亏,体倦乏力,头昏。
  当归、巴刊戟各9克,仙茅。仙灵牌各9~15克,黄柏、知母各5~9克。水煎服。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及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头昏乏力,腰酸腿软,体倦畏寒,口干心烦者[2]。
美容佳品
  现代研究发现,当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液量等。人体内的酪氨酸酶能产生导致雀斑、黑斑、老人斑的黑色素,其活性越高,则老年斑的出现愈早,而且数量也越多。近年来,医学家对中国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中抗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妇人面药”进行了科学验证,从中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结果表明,当归的水溶液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很强,因而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收效良好,具有抗衰老和美容作用,有助于使人青春常驻。将当归添加到美容霜、祛斑霜中,以及胶囊雪菲中以求得营养皮肤,防止皮肤粗糙,防治粉刺、黄褐斑、雀斑等作用,经观察无任何副作用。当归还能促进头发生长,用当归制成的护发素、洗发膏,能使头发柔软发亮,易于梳理。
补气活血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说法是:“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可见,其解释与上述诗词不谋而合。此外,当归还有另一种意义,即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云:“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两种说法均通,后者尤为贴切。
  功效古今谈
  当归味甜、微苦、略有麻舌感,以主根粗长、支根少、油润、断面黄白色、香气浓郁者为好。当归一般分为当归身(含当归头)和当归尾,多用全当归。
  当归归肝、心、脾和大肠经,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医早已明确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主要功能。正如清代《本草经百种录》所说:“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实为养血之要品。”若分用,当归身长于补血、润肠,当归尾长于活血止痛。
  现代研究对当归有了新的认识。它含有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调节子宫平滑肌。还能增强免疫、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
  5个常用方
  当归片、当归丸(浓缩丸)、当归流浸膏,以及水煎剂(用当归15克):用于血虚兼有淤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口服,片剂,每次3~4片,每日3次;浓缩丸,每次10~20丸,每日2次;流浸膏,每次3~5毫升,每日3次,水煎剂,分3次服。选其一即可。
  四物汤:当归10克,熟地黄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用于妇女血虚而有淤滞,症见月经不调,脐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尽(相关成药有四物合剂,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用于气血虚弱者,症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虚细;或见阳浮外越,发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相关成药有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2次;当归补血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应用需对症
  1.血虚肠燥的便秘。常与肉苁蓉、火麻仁等润肠药配伍。
  2.血淤阻滞的病证,如跌打损伤,淤肿疼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与川芎、赤芍等活血药配伍。
  3.血虚或血淤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熟地黄、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药配伍。
  4.痈肿疮疡者气血不足,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易愈合。常与黄芪配伍以扶持正气。
  5.血虚证或贫血,症见眩晕、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等,以及血虚腹痛、头痛。常与熟地黄、白芍,或羊肉、黄芪等补血益气之物配伍。
  此外,当归还可用于心律失常、缺血性中风等,其用量因用法而定。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脾湿中满、脘腹胀闷、大便稀薄或腹泻者慎服;里热出血者忌服。
适合人群
  1. 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
  2. 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褚怡宝 | 2014-12-18 10: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蠢华磊 | 2016-8-14 15: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