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白喉案——两例对比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白喉案——两例对比
[复制链接]
598
|
6
|
2011-5-4 1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例1:韦某,女,5岁。恶寒、发热、无汗3日,疑为感冒。近日忽咳嗽加剧,气急声嘶,甚则喘憋烦躁,两手乱搔,面青唇绀,咽喉红肿、上布白色伪膜,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时邪干于肺系,热毒结于咽喉,痰浊壅于气道之白喉重证。证势危重,勉拟清热解毒、泻肺祛痰法,以观药效。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板蓝根9克,桔梗4. 5克,甘草4. 5克,浙贝母9克,胖大海9克,陈胆南星4.5克,礞石滚痰丸1 2克(包)。1剂。
另:鲜土牛膝根1握,洗净捣烂绞汁,用棉签蘸汁频频点人咽内。
二诊:药后便利溏薄2次,中央黏液甚多,身热稍平。呛咳时呕出白膜1块,气急较缓,烦躁较安,面青唇绀、声嘶均见好转。证有转机,可望步人坦途。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山豆根6克,桔梗3克,甘草4. 5克,玄参9克,麦冬9克, 马勃6克,天花粉9克,浙贝母9克。2剂。
另用鲜土牛膝根汁频频滴人咽内。
三诊:咽喉红肿已退,白膜大部剥脱,仅见星星点点,气息稍粗,偶有呛咳,舌红无苔,脉数。咽为胃管,喉为肺管,热毒伤于肺胃之阴,治以养阴清肺败毒。
处方:玄参9克,麦冬9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9克,地骨皮9克,人中黄9克,金银花9克,石斛1 5克(先煎),川百合9克,梨皮l撮。
方连服5剂,鲜土牛膝根汁继续滴喉5日,,并嘱注意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以防暴脱。
例2:张某,男,3岁。发热1日许,即见呛咳气促,唇青面,舌干欠润,咽喉红肿,上布白膜,声音嘶哑,咳声如吠,躁扰不安,两手自搔其面。证属疫火炽盛,攻于咽喉,气道为之不利之喉风险证。亟宜清解疫毒,利咽润喉。予金玉五汁饮频频饮之。
处方:鲜生地黄60克,鲜石斛50克,鲜土牛膝根1 20克,荸荠60克。洗净同捣绞汁,加入鲜竹沥1盅(约1 00毫升),频频饮之。
二诊:饮药后2-3小时,突发剧烈呛咳,呕出黏痰及白膜2片,咳喘顿平,发热减轻,舌于转润。清咽利喉解毒之剂非金玉五汁饮莫属,当继续饮用。
三诊:发热已退,咽喉红肿见消,白膜大部脱落,仅见一星半点,偶有呛咳,舌红,脉细数。养阴清肺是其候也,清热解毒不可尽废。
方:生地黄9克,玄参9克,麦冬9克,粉丹皮6克,地皮9克,人中黄9克,金银花9克,川贝母6克,川百合9克,梨汁、鲜土牛膝根汁各1小盅(兑服)。3剂。
药后诸症悉已,嘱进雷羹汤1周,忌食香燥甜腻之品半个月。
【按】两案均为白喉。
韦案有恶寒发热表证,先父认为“白喉为时疫传染而成,其性烈,其毒强,传变极速,最易闭肺攻心。虽有恶寒症状,但非表寒,乃热毒内闭,营卫不和之象,去其热毒,寒热可自行而解”。因此,他主张运用清热解毒药而不主张解表。清代《重楼玉钥》一书有“白喉忌表”之说。 实践证明,时疫、温病非六淫所染,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所感”(吴有性语)。现已证实,白喉病原物为白喉杆菌,恶寒发热是病菌释放毒素使机体出现的一种中毒反应,治法应以清热解毒为主(清热解毒药大部分有抗菌作用)。解表药大都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扩张汗腺而引起发汗的作用,其中虽有一部分药有抗感染的作用,但药力不专,往往汗出而寒热不解。清热解毒药如大青叶、板蓝根、马勃、山豆根、射干、土牛膝等,均有解毒利咽作用,古人早有认识。其中尤以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等药经过药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其对白喉杆菌有较好的抗菌和中和毒素的作用。因此,白喉忌表”之说是科学的,应该给予肯定。《重楼玉钥》还提出运用养阴法治疗白喉,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从白喉的临床证象来看,大都有不同程度的阴伤表现,用养阴药是对证的。但运用养阴药不能排除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与养阴药的主从地位应根据证候表现来决定,适当配合使用,方为全面。
张案热毒既重,阴伤亦甚,须大剂清热解毒、养阴。取鲜品之汁,频频饮服,使之多次作用于咽喉,且清凉之性更佳。
1 976年9月中旬本市曹山乡三八村白喉流行,起初未用鲜土牛膝根汁治疗,死亡5例。后用之,所治22例,无一例死亡,也无一例气管切开。鉴于鲜土牛膝根汁不易保存, 南京新医学院与仪征市人民医院合作,将鲜土牛膝根加工成颗粒冲剂,经临床验证,疗效不减。制法:①取土牛膝鲜根洗净晾干,切碎,置于锅中,加水高出药材面2-3寸,水温加热为70~80℃,温浸3次,每次约2小时,合并3次滤液,浓缩收膏至每克相当于鲜药材4—5克,或干药材1.5-2克。②取浸膏加适量糖粉、淀粉混合均匀,过1 0目或1 2目颗粒筛,做成颗粒,置烘箱中60~80℃烘干呈浅棕色颗粒状,包装即得。每袋相当于土牛膝鲜材20克,干材8-9克。服法和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1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4-7-19 05: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我的人这么多,你算老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5-3-27 1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前做好准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anyushi
|
2016-1-1 17: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eah6603
|
2016-10-11 1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都上班了, 咋人还是不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蠢华磊
|
2017-7-7 1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是一个天才,可惜天妒英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黎助炭
|
2018-4-6 0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Google去百度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cbfkq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