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人体腰背部穴位图解

[复制链接]
查看1041 | 回复2 | 2009-9-17 1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体腰背部穴位图解
大椎穴
至阳穴
曲垣穴
腰阳关
陶道穴
脊中穴
天宗穴
上仙点
身柱穴
治喘穴
命门穴
六华灸穴
神道穴
肩井穴
腰俞穴

大椎穴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详见此颈椎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陶道穴                                    
  穴位取穴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道,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具体细节请参阅本站穴道指压法相关网页“治疗痔瘘、痔核、裂痔”。此外,此穴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肩部,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
 

身柱穴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的时候,患者宜采用俯伏坐位,身柱穴位于人体的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详见此腰背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小儿夜啼哭、抽风、幼儿体质虚弱、感冒、哮喘、夜尿症、肩膀僵硬等等。
 

神道穴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的时候,采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于人体的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处。(详见此背部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晕眩、颈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难、情绪不安、红脸症等。
 

至阳穴                                    
   取穴方法:
  俯伏坐位。至阳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背疼痛等。
 

脊中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详见此后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风湿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治喘穴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的时候,患者应采用坐位,治喘穴位于人体的肩颈部,大椎穴左右约二厘米处的凹洼中。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于治疗气喘发作非常显效,请参阅“穴道指压法治疗气喘发作”网页。
 

肩井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详见此肩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曲垣穴                                    
  取穴方法:
  曲垣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上侧。(详见此肩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指压此穴,就可以使身体感到轻松,情绪稳静;对于使水蛇腰变直也很有效。
 

天宗穴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宜采用正坐,自然垂臂姿势。天宗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详见此背部穴位图谱中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命门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腰俞穴                                    
  取穴窍门:
  取穴时一般采用俯卧姿势,腰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此外该穴也是治疗腰部、腿部以及内脏疾病的重要穴位。
 

腰阳关                                    
  取穴方法:
  俯卧,腰阳关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腰部怕冷症非常显效,此外,此穴可配合督脉俞穴来主治神志、热病及腰骶、背、头、颈局部疾病和相应的内脏疾病。
 

上仙点                                    
  取穴方法:
  上仙点位于腰骶部下端,第5腰椎正下方凹陷处,取穴时宜采用俯卧姿势。(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点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于治疗闪腰、慢性腰痛非常显效。
 

六华灸穴                                    
  取穴方法:
  此穴位于:首先设定它是连接肩胛骨下端的线,它的中心位于第七、八根胸椎之间,如图所示,先找①处,再由①向下二格寻找②,再由②向下二格寻找③,在①②③各点左右处约二指处便是“六华灸穴”。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此穴是对任何胃肠病以及内脏疾病治疗都极具效果的穴位。
蠢华磊 | 2014-7-22 17: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里吃到刷锅的金属丝很正常,这正说明我们后勤是严格按照先刷锅后做饭的顺序操作的…
ipdjb | 2016-6-10 03: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