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肿疡辨脓的有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辨证论治]
肿疡辨脓的有无
[复制链接]
1021
|
2
|
2007-11-2 16: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有脓
肿势局限高突,按之灼热痛甚,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更甚,肿块已软,指起即复(即应指),脉数者,为脓已成。
2.无脓
肿势不局限,也不高突,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不应指),脉不数者,为脓未成。
肿疡辨脓的部位深浅
辨脓的部位深浅,为切开引流进刀深浅的重要依据。若深浅不辨,浅者深开,则损伤正常组织,增加患者痛苦;深者浅开,则达不到引流目的。
1.浅部
肿块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灼热掀红,轻按便痛而应指。
2.深部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轻微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而应指。
肿疡辨脓的注意事项
可结合各病的发病日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痈一般7日成脓,流注14日,蛇头疔10日左右,流痰则6个月至1年以上成脓。但如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的某些疾病不能消散,化脓时间则均可延迟。患于股四头肌处的肿疡,往往按之似有波动感,此处的辨脓必须上下左右四处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按触,或病人暂时直立位进行检查,确有波动感者,方可手术切开。一般肿疡波动冲击感有力者多为厚脓,患者气血尚充实,溃后愈合较快;波动冲击感无力者,多为薄脓,为气血不足,溃后愈合较慢。
溃疡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
1.脓的形质
宜稠不宜稀。一般稠厚者,为元气较充;稀薄者元气多弱。若先出黄而稠厚的脓液,次出黄稠滋水,为将敛佳象。脓由稀薄转为稠厚,体虚渐复,有收敛之象;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为体质渐衰,一时难敛。若脓成日久不泄,一旦溃破,脓质虽如水直流,但其色不晦,其气不臭者,未为败象;如脓稀似粉浆,或夹有败絮样物质,而色晦气臭者,为气血衰竭,属败象。
2.脓的色泽
宜明净不宜污浊。如黄白质稠,色泽鲜明者,为气血充足是佳象;如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者,气血虽虚,不是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者,为蓄毒日久,有损伤筋骨之可能。如脓中夹有瘀血色紫成块者,为血络受伤。如脓色如姜汁,则每多兼患黄胆,病势较重。
3.脓的气味
一般略带腥味。脓液质稠味腥,大多是顺证现象;脓液污秽恶臭,其质必薄,大多为逆证现象,而且往往是穿膜着骨之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uxjb
|
2014-10-29 10: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这个论坛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主走路,也总明白主肉是啥味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fup4642
|
2016-10-7 14: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气是拿你的错误来惩罚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夏采佻yv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