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慢性疾病络病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慢性疾病络病说
[复制链接]
147
|
0
|
2014-5-13 19: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慢性疾病络病说
2006年10月20日中国中医药报 第2621期
秦丽玲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杨俏田 秦天富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老中医秦天富,年近七旬,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近50年。应用通络药治疗慢性疾病有较好疗效,现总结其临床经验,与同道一并探讨。
久病入络是慢性疾病的演变规律
各种疾病发生之后,通常有其固有的演变规律。这种规律,包括急性病和慢性病演变。清代叶天士“久病入络”的论点:“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百病久恙,血络必伤”,对后世极具影响。
络脉行血,故络病多见血瘀。而血瘀之发生,通常是先气病,而后血病。《难经·二十二难》曰“经言是动者是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疾病初始,多在气分,日久之后,影响血的运行,而成“久病入血”。
秦老认为,中医学中的慢性病概念,是指疾病在发生发展中,随着正邪力量的消长,阴阳盛衰的变化、病机和证候停留在难治、难愈、缓进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病期,它既包括病情发展缓慢、发病时间长的特征,更含有病机复杂、病证夹杂、治疗难度大的含义。临证病在气分,大多属于功能性疾病,较易治愈。病在血分,多数存在器质性病变,比较难治。因此,久病入络,久病入血和久病伤肾,皆是慢性疾病难愈的重要原因。
络脉阻滞是慢性病共有的病理特征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等。通达人体皮表、内脏及全身内外,是人体交通气血、敷布精微最小、最细的通路。它不仅弥补了经脉线性分布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肢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的作用。秦老认为,络脉包含现代医学中血液循环的调节机制和毛细血管的调节结构,其特点是生理上以通为用,病理上易受阻滞。
病邪侵入人体,久留不去,必伤络脉,首先引起不同程度的络中气滞。气滞脉络,升降不行,或不能为血之帅,或气滞拂郁不畅。久病由气及血,可致气滞血瘀,络脉瘀阻,从而可致血行环周失常,局部或全身的气血失畅、失养和血溢为主的证候。秦老认为,络脉失畅,多为疼痛;络脉失养,多成增生或积聚;络脉血溢,多为痈肿、炎性改变。气滞日久,水湿不运,或气郁化火,或火热蒸湿,或火热灼津,均可导致络脉津凝或痰凝。虽然气滞—血瘀—痰凝是络脉的共有病理过程,但三者常相互影响,互结互病,或日久延虚,虚气滞留;或日久蕴毒,毒损络脉,或变生诸病,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秦老应用通络法治疗慢性病的用药特色
通络法是治疗慢性疾病的一条总则,而通络法的应用,又必须视具体病因、病机与其他治法和药物相配合,才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1.化瘀通络以治痛
秦老认为,久病必瘀,久痛必瘀,治瘀必活血,活血必通络。心脑血管病引起的胸痹,多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及动脉硬化等病,秦老组方必选丹参、川芎以化瘀,必选水蛭、地龙以通络。这些化瘀通络药物既有疏通络脉瘀阻,又有降脂抗凝、拮抗动脉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头痛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外伤头痛等多种,对此,秦老组方多选酒川芎配全蝎,以川芎活血,全蝎通络。膜样痛经,疼痛剧烈,临证颇为棘手,秦老组方多选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蒲黄、三七、赤芍、血竭等药以祛瘀化膜。临床用之膜易散,痛易止。
2.搜风通络以治痹
痹证日久,痼结根深,反复难愈。秦老治顽痹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变形性髋关节炎和变形性膝关节炎等,多在祛风、除湿、散寒药的基础上加用全蝎、地龙、乌梢蛇、蜈蚣等。既取搜剔钻穿以祛邪之功,又取协同加强之效。
3.熄风通络以止颤
颤证,多见于中老年人,是最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西医应用左旋多巴替代疗法虽有疗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药。秦老治疗本病,始终重用全蝎、地龙、僵蚕、蜈蚣等熄风药,取其熄风通络以止颤的功效。在改善症状、减轻西药不良反应、防止病情发展、协同西药提高疗效方面很有优势。
4.解毒通络以消痈
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输卵管炎等﹚长期不愈,病灶仍以水肿、渗出、瘀阻为特点。秦老治疗以上慢性炎性疾病,在应用蒲公英、红藤、败酱草、地丁等清热解毒药的基础上加用三棱、莪术、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不仅使药到病所,还起到了消除病灶水肿、解除炎性梗阻、畅通局部血流、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5.软坚通络以消结
秦老治疗慢性肝炎纤维化,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多选用鳖甲、龟板、生牡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药与活血化瘀之三棱、莪术配伍,确有软缩肝脾疗效。而治疗乳腺增生,多以软坚散结之山茨菇、玄参、浙贝母、猫爪草、夏枯草与性善走窜的炮山甲、水蛭、全蝎组方。治疗甲状腺瘤,每选软坚散结的海藻、昆布、海浮石、浙贝母和化瘀通经的三棱、莪术、穿山甲伍用,临床疗效较好。
6.祛风通络以止痉
秦老治疗口僻、面瘫,急性期以祛风为主,慢性期以养血为主,而祛风通络却始终贯彻治疗全过程。临证不论是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袭络,还是气虚血瘀,在辨证用药中,每加全蝎、僵蚕。尤其是少数患者留有面肌痉挛后遗症时,必加全蝎、地龙、蜈蚣,临证多获良效。
7.涤痰通络以治痫
癫痫是疑难杂症之一,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秦老认为,治痫必治痰,涤痰通络应是治疗癫痫的一贯法则。临证常选涤痰之胆南星、半夏、白芥子、白附子和通络之地龙、全蝎、蜈蚣。他认为对各期各型癫痫的治疗,可以在辨证处方中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可提高疗效。
8.温阳通络以振痿
对于阳痿,秦老认为本病虽然虚实夹杂,但仍以肾阳亏虚占十之八九,故其治疗多从补肾壮阳通络入手。通络药必选蜈蚣、蜂房,取其开通阴器络脉之效。前人虽有治痿不可乱用风药之说,但秦老治痿必用通络之风药。
/html/DirDu/2006/10/20/26/06/9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vsha211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