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医话小语:说说产后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医话小语:说说产后病
[复制链接]
155
|
0
|
2014-5-15 23: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医话小语:说说产后病
2006年11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 第2632期
新产后血虚程度如何,除综合全身症状外,还可以根据其有汗与否而定。如每餐时额上小汗出者,标志着气略虚,血稍损,为新产后应有现象。若产前体弱,产后进餐时无汗.象征着阴血大虚,盖“汗为心之液”,“心主血”,“夺血者无汗”。医者应予重视,一方面要做到认真观察,另一方面予以补血益气之剂。
妇女产后一般是多虚多瘀。《金匮·妇人产后病》篇中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三者病证虽各别,但“亡血”、“亡津液”的情况则是相同的。此外,分娩时出血所产生的败血或恶露不行而形成的瘀阻,加之女子常因肝气郁滞,肝体失柔而用独亢,因此,血虚、伤津、血瘀、气滞四者是妇女产后的病理机制的特点。由于新产后气血大伤,各种致病因素每易乘虚而入,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产后病多表现为正虚邪实,不能与平昔病情等同视之!妇女产后亡血多虚,而血为气母,气附于血,血亏于先,则气无所附而随之亦虚。所以《丹溪心法·产后》篇云:“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因为扶正即所以祛邪,正胜邪自却。即或邪盛正实,如因寒凝、风冷、气滞、血瘀等而引起的产后诸症,需要“急则治其标”时,于邪去证情稳定后,仍应养血益气以扶正。可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宜生用),此方有补养气血、实表固卫、敛汗防邪内袭之功。
至于紫河车一类的血肉有情之品亦宜选用。产后常因血虚气弱,气血运行不畅,因虚而致瘀。兼之产程中离经败血,若不及时排出,亦可致瘀,导致腹痛、痛经,甚至干血痨等。对此应消补兼施,寓消于补,使补不留邪而消不伤正。总之,产后多虚与多瘀,交织成产后特定的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诸症,治疗时根据标本缓急,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消补兼施,随证化裁,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新产作会阴切开术后,尤其是旧法接生,或因产程太快而来不及赴医院生产,以致会阴呈Ⅱ~Ⅲ度裂伤,因愈合不好,形成瘢痕后疼痛者,用桃红四物汤加牛膝、香附等活血化瘀之剂颇验。(王少华)
/html/DirDu/2006/11/09/28/95/9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hslk40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