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病机理论研究的思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病机理论研究的思考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4-5-5 16: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病机理论研究的思考
2007年10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第2813期
病机理论与辨证论治,病机理论与中医学术创新,病机理论研究设想
病机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不仅反映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而且还包括对疾病发病环境和发病途径的判断。兹就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作一肤浅分析,为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病机理论与辨证论治
最能体现中医诊疗特色的是辨证、识机和立法三个方面,而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识别病机的过程,制定治法和方法又是根据病机设计确定的,因此,中医辨证过程中,审识病机乃是关键的环节。《内经》倡导“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提出“病机十九条”作为范例;《神农本草经》谓“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六经、脏腑的病机变化为依据,对外感和内伤病进行辨证;清代叶天士、吴鞠通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识机体系。
辨证论治运用正确与否,取决于医者的理论水平、临床经验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辨证是手段和思维的过程,识机是目的和思维的结论,所谓“圆机活法”就是要求医者在临证过程中,能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灵活把握疾病发生的变化,掌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从中审察疾病的病机所在,而施与适宜的治法,决不可随心所欲 ......
网 /html/200710/1749/7106.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1 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Infuscup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