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论》析疑

[复制链接]
查看197 | 回复0 | 2014-5-11 2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宝论》析疑
2007年6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第2750期
形、气、精、阴、阳的内涵,“阳非有余,不可不顾”辨析,张景岳“命门”论的疑惑
     《大宝论》是张景岳《类经附翼》卷三中的一篇。现择其疑难之处,与同道商榷。

    形、气、精、阴、阳的内涵

    《大宝论》中对形、气、精、阴、阳内涵的界定不统一,且不乏不当之处,比较难理解的有三段原文。

    1.“阴阳之化曰形与气。……先天因气以化形,阳生阴也;后天因形以化气,阴生阳也。形即精也,精即水也;神即气也,气即火也。”

    2.“神由气化,而气本乎天,所以发生吾身者,即真阳之气也;形以精成,而精生于气,所以成吾身者,即真阴之气也。”

    3.“一曰形气之辨,……夫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是形气阴阳之辨也,非阴多于阳乎?”

    由第二段原文可知张景岳思想体系中生命体的形成过程模式当为:“先天真阳之气”化生“神”,“神”即“发生吾身者”的动力,“先天真阴之气”化生“精”,“精”形成了生命的物质形体,然后在“神”和“精”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动态生命个体。

    综合第一二段原文,笔者揣摩张景岳的本意,第一段原文中“先天因气以化形,阳生阴也;后天因形以化气,阴生阳也”中“先天因气”之“气”当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此气又包括真阳之气和真阴之气,真阳之气化生神,真阴之气化生精,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后天之生命 ......
    网 /html/DirDu/2007/06/21/46/25/7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5 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