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复制链接]
1065
|
5
|
2003-9-5 20: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带下篇
江南之人,十女九带。良以土地卑湿,风俗靡侈,或以思想之无穷,或属六淫之侵贼,故病者甚众。然轻者不为害,重者非药不可。带下之名,亦有数说。带脉环腰,状如束带,带失约束,白液绵绵而下,故曰带下,此一说也。带下者,妇人隐疾,不便明言,古人束裳以带,故讳言腰以下之隐疾为带下,此二说也。痢出后窍,乃邪热传于大肠;带出前阴,乃湿热注于胞中,二证大致相同,痢古称滞下,带亦即滞下也。其云带下者,滞下之误耳,此三说也。虽各不同,均有其理,但于带下之病理治法无干,可以存而不议。至言带下之病源,则《素问》以任脉为病。其文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王注谓“任脉起于胞中,上过带脉,似束带状,故曰带下。”但以文义言之,不曰带脉为病,而言任脉为病,则带下之名,决非如上述带脉似束带状之义。以带下与瘕聚并言,则滞下之理似当,若以带脉不束为论,则不当引经义任脉为病之旨。然以实验所得,则带任二脉均有造成此病之可能。且普通带病亦不能限定一因,其源甚众。言病则有内因、有外因,言症则有虚有实。虚者有寒热之不同,实者有风冷、湿热之不同。更有纯虚之症,当全用填补者;纯实之症,全用攻下者。以言乎治,则温清通涩,升补攻下均可依症而施。今特分言如下。《素问》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白淫。”即白带如泉,清而腥气特重,近身即闻。其因则以“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八字为总纲,而有室女与已嫁之别。意淫于外,所愿不遂,每多发于室女,以及师尼寡妇。若已嫁有夫之妇,则入房太甚而得者为多。细言之,则内因之中又分二种:意淫于外,为纯粹内因;入房太甚,为内因中之兼不内外因者矣。论治则房室太过者,以寡欲为根本解决之法。以多欲则阴精消耗,水竭泉枯,相火愈炽,火烁津液,如泉而下,不竭不止。左尺主水,右尺主火,水亏火旺,故右尺必数駃弦数。节欲之外,再以方药治之,则养阴清火、滋肾制相为一定不移之法,如六味丸、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三甲饮之类,均可按症取用。若脉不数而迟,不弦而弱,面色萎黄,唇口晄白,舌淡纳少,少腹作痛,腰痠冰冷,或重坠如带重物,则属虚而兼寒,又非温补不可。初则温脾,继则温肾,终则以有情血肉温补奇脉。温脾如异功、理中、香砂、豆蔻、益智之类;温肾如肾气、四神、胶姜、胶艾之类;温补奇经如鹿茸、鹿角、狗脊、巴戟、羊肉、虎骨胶之类。初起宜温,温之不应则补之,补之不应则升之,升之不应则涩之,涩之不应则非治奇经不可矣。其腰重坠而作冷者,近效附子白术汤甚效。若带下如崩欲脱,非大剂补中益气,加熟地、龙牡不为功。老年体虚者每多此症,不可不知也。若症见虚弱而有口苦咽干,五心烦热,脉数苔黄,舌绛诸象,是虚而兼热,其带必兼黄色,或赤白相杂,宜补虚之中少佐清热为用。如洋参、沙参、川斛、麦冬、天冬、莲子、玉竹、扁豆之类。一派清灵之品,补而不腻者为君,以治其虚,少佐知、柏、丹、泽、芩、连之品,一二味为佐,以治其热。其必取用苦寒者,一则以苦寒之品能清下热,一则以苦寒之质能坚阴也。若胃气强者,可用厚味,则三甲复脉、大补阴丸、知柏八味各方均可加减取用。兼赤者,丹地四物、荆芩四物、六味丸均属效方。依症进退,治无不效。此虚热带下之大要治法也。其属实症者,有风冷所致者,《圣惠方》曰:“妇人带下,由受于风冷入于脬胞而成。”严用和亦云:“劳伤过度,冲任虚损,风冷踞于胞络,此病所由生也。且妇人平居之时,血欲常多,气欲常少,方谓主气有源,百疾不生。倘或气倍于血,气倍生寒,血不化赤,遂成白带。”其症腰冷重坠,下半体无汗,带下清稀,子户作冷,少腹时痛,喜热畏寒,虽无虚象,实属寒邪,治非温散不可。杨仁斋谓:“带下之由于风冷停宿者,官桂、干姜、细辛、白芷为要药。先散寒邪,后为封固。若初起即用温补,风冷便无出路。”可谓要言不烦。其治宜用辛温、香燥之品,燥以胜湿,温以胜寒,辛以散风也。风冷甚者,可以坐药暖之。风冷既除,再用温肾燥土之剂以善其后。如参、术、艾、附之类可也。若无风而但属湿痰胜者,其人必属体丰,体丰多痰,痰滞下流,带脉不举,带下稠浓,白滑如涕,但重不痛,脉来沉滑。宜二陈、平胃、星香、导痰之类。或用风以燥湿亦可。但治其痰,痰清而滞自减。痰滞结者,可用十枣、涤痰之类攻之,峻去其痰,源清则流自洁,此通因通用法也。药虽峻而用灵,症重者非此不效,惟少见耳。世传威喜丸为湿痰带下效方,实则黄蜡油腻,犯胃欲恶,殊不适用,惟带脉虚滑而脾有湿痰,虚多湿少者颇宜。亦当煎好去油,然后可服也。其湿热带下,带色必黄,身无虚象,但常带下,苔黄口苦,小溲短赤,宜苦辛燥湿,苦寒清热,如二妙丸之苍术、黄柏同用甚为可法。傅氏女科用苡仁、黄柏一方,以治湿热带下清灵周到,取用极效。兼赤者夹心火,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火府,宜泻小肠,用导赤散加山栀。兼青者夹肝火也,土湿木陷,肝郁不舒,郁而化火者,宜加味逍遥散,或黑防风、白芍、川楝、乌梅、左金等疏之和之。肝胆相火有余,热逼下注,症现有余者,龙胆泻肝汤、柴胡清肝饮之类泻之。湿热既除,始用清养之品,以资调理。若赤白带下已久,少腹作痛,来而甚多,体见虚弱,而气滞血不调者,用震灵丹虚实同治。气滞血凝,故用乳、没;体虚滑脱,故用禹、脂。一则涩其久带,一则温通其痛,亦一通补之良方也。而世人莫用,药肆中十九不备,妙药不传,其湮没者众矣,诚可惜哉。昔谓女科带下,有如男子白浊,均为湿热下流,非通不可。其言诚是,惟不能统治一切带下者。昔人有分白带、白浊、白淫为三症者,谓白带时时流出,清冷稠粘;白浊则随小便而来,浑浊如泔;白淫常在小便之后而来,亦不多,此男精不摄,滑而自出也。其辨白淫,另出一解,颇觉新颖。其症亦多,其因非相火旺即肾气虚。肾气虚不能摄精,相火旺亦不能摄精。至其所论白带,乃白带属虚寒者之一种耳。所论白浊,与带下之属湿热者同治而异其名,固可辨而不必辨者也。大抵湿热带下,初起宜通利,如四芩、八正、六一、分清之类,治浊者均能治带。久则伤其肾阴,纯用通剂,或致虚虚之流弊,当育阴与通利同用。猪苓之用阿胶、春泽之用人参、威喜之用黄蜡、六味之用地黄、山药,均是虚实同顾。王冰谓“壬水患其不流,葵水患其不足。”其不流者,正由不足而来,欲通其流,诚非滋其不足不可矣。此湿热带下之大略也。更有纯虚之症,宜于用补者,如脾虚者,甘温补脾,必佐升阳;肾虚者,咸温补肾,必佐涩精。肝虚者,甘酸敛肝,必兼伸木;奇经虚者,更以血肉填补,兼以介类潜之,石类镇之,咸以引之,酸以收之,苦以坚之,涩以固之,治虚之法备矣。又有纯实之证,非攻不可。带下本为通病,而更用通法,即所谓通因通用也。洁古谓湿热带下,冤结而痛者,先以十枣汤下之。子和治痰实带下,以导水禹功丸泻之。丹溪治痰滞带下,以小胃丹通之。均为治痰水结滞,纯实之症立法。若《准绳》所谓肠有败脓,淋漓不已,腥秽特甚,脐腹结痛者,当祛瘀排脓。《金匮》所谓小腹里急,腹满,曾经半产,瘀血在小腹者,宜祛瘀破蓄,则又为瘀血结滞,纯实之症立论矣。总之,纯虚之症。治不离于肝脾肾,而极于奇经;纯实之症,治不出瘀血痰结。论带至此,其大法已渐备,若再详其细则,考其变迁,则在乎博览各家之专书矣。
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pinpinheiful
|
2003-9-5 20: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真乃大论,受益匪浅 ,好贴望先生多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灵素
|
2003-9-5 22: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请问,这和80年代《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刊登的一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精诚居士
|
2003-9-6 1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是的。此五篇专论,后又收录于浙江科技出版社的近代中医珍本集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8986212
|
2003-9-7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确实不错.这是我读有关带下最全面的一篇论述.还待我日后反复阅读,定能受益匪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狂人
|
2006-5-16 22: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门雪遗稿之——带下篇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精诚居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