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四大经典
›
《伤寒论》中的“四逆”与“回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伤寒论》中的“四逆”与“回逆”
[复制链接]
1217
|
6
|
2015-11-20 2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伤寒论》中的“四逆”与“回逆”
时间:2015-08-0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梁华龙
《伤寒论》中“四逆辈”所指为何?对此,医家有多种看法。如:“四逆”是一个症状,“四逆辈”指一类方剂,是用来治疗具有“四逆”症状一类证候的。
“四逆汤”当为“回逆汤”
“四逆”所指,正如《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第337条所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从概念上看,“厥”就是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就是“四逆”,所以,《伤寒论》中常常将厥和逆混称,如“四逆厥”“厥逆”“厥寒”“厥冷”等等。
但详细区分,“厥”与“逆”又不完全等同,“厥”以阴阳气不相顺接为主,而“四逆”则以阳气不能温养为主,也就是说,“厥”既可因虚而致,也可因实而致,故有气厥、热厥、痰厥、水厥之别;而“逆”则以虚为主,除318条的四逆散证外,其他的基本均系虚寒证,“厥逆”并称时,则是以虚寒为主的四逆症状。
要弄清“四逆辈”所指为何,首先要弄清“四逆”和“四逆汤”。
《伤寒论》中使用四逆汤类(包括干姜附子汤、四逆汤、茯苓四逆汤方、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不包括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共有16处,其中症状中有“厥”的3条(29、370、377,条文号,下同),“厥逆”的2条(317、353),“厥冷”的2条(354、388),而使用四逆汤类条文中没有与“厥”或“逆”相关症状的有9条(69、91、92、225、323、324、372、385、389)。可以看出,使用四逆汤类的原文中,与“厥”和“逆”相关条文所占比例较低(有厥、逆症状的7条,无厥、逆症状的则有9条),而没有一条确定有“四逆”症状的。
那么“四逆汤”究竟是如何来的呢?
《伤寒论》中方剂命名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其一,绝大部分方剂是以药物名称作为基础为方剂命名,或以主药命名,或以部分药物命名,或以全部药物组成命名,或以方剂加减药物命名;其二,沿袭六神方名称,如青龙、白虎、真武、阳旦等;其三,以方剂的功能命名,如建中、理中、承气、陷胸、抵挡、通脉等。而以症状命名方剂的,只有所谓“四逆汤”。可见,“四逆汤”的命名方法值得商榷。
《伤寒论》中出现四肢厥逆的除了阴寒内盛,阳气虚衰,四肢逆冷为主外,尚有少阴气机不畅,升降开阖失常,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四肢不温的四逆散证,以及血中有寒,四肢厥冷的当归四逆汤证,除厥阴病中的多种厥逆外,阳虚、血寒、气郁是《伤寒论》中四肢厥逆的主要病机。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厥逆,都应以救逆、回逆的方法进行治疗。
因此,按照《伤寒论》的一般命名原则,我们可以大胆推论:“四逆汤”当名为“回逆汤”,惟其如此,才能与建中、理中、承气、陷胸等命名法则一致起来。
此外,“逆”的最主要义项是“相反”,而“厥”即是“逆”。厥、逆互训,厥者,逆也,所以有“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的说法。
一般而言,人体的阳气,是从胸腹向四肢发散敷布的,称之为“顺”,所以感觉冷时四肢先凉,而感觉热时则头胸先热。由于阴寒的相对过盛或者阳气的相对不足,或者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不能正常的向四肢发散敷布,就会出现四肢厥冷,称之为“逆”或“厥”。要改变这种“逆”的四肢厥冷症状,就要回复到“顺”的阳气敷布状态,故曰“回逆”。
“回”,有回复、返回、返还的意思。回的古体字为“囬”,在《伤寒论》流传和转抄中,既有竹简的损蚀朽腐,又有抄写的失误减笔,致使误“囬”为“四”的可能性极大,因而,“囬逆汤”、“囬逆散”就成了“四逆汤”和“四逆散”。若改正现行“四”字为“囬”字,则“回逆”“通脉回逆”就与建中、理中等其他方剂以功能命名的原则相吻合了。
从前面对使用“四逆汤”的原文统计中我们发现,只有使用四逆散的一条原文明确提到了“四逆”,而使用“四逆汤”的原文则只是以厥、厥冷、厥逆、逆冷等表述四肢发凉的症状,没有一条明确提出“四逆”。四逆散证有“四逆”症状而用“四逆散”治疗,尚可说得过去,而所谓的“四逆汤证”没有提到“四逆”症状,而用“四逆汤”治疗,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厥即是逆,逆即是厥,有厥逆而用“回逆汤”治疗,似乎更名正言顺一些。
“四逆辈”与“回逆辈”
“四逆汤”当为“回逆汤”,那么,“四逆辈”亦当为“回逆辈”。
东汉?许慎《说文》中说:“辈,若军发车,百辆为辈。”其原意是指一批,批量的意思,后引申为“类”。可见,“四逆辈”即回逆类,指功效类似于“回逆汤”的一类方剂。
有“四逆”字样的除四逆汤外,还有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那么,这里的“回逆辈”包括不包括这两首方剂呢?其范围又到底有多大呢?
从其前后文的连属来看,“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因其脏有寒,需用温法,而四逆散所治疗的是少阴气机郁而不畅,阴阳之气敷布失常,当然不属于脏有“寒”。又,当归四逆汤所治疗的证候是血虚寒凝,病偏于经脉,亦不属于“脏”有寒。一不属于“寒”,一病不在“脏”,既然两方的针对证候与该条条文文意不属,自然应当排除在“回逆辈”之外。
从太阴病“脏有寒”、仅有“自利不渴”的症状来看,显然还没有达到阴寒内盛,逼阳外越之戴阳、格阳的程度,而虚阳外越的真寒假热,却极有可能出现“自利而渴”。因此,通脉回阳、交通上下的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及其加猪胆汁汤亦不属于“回逆辈”之列。
太阴虚寒仅限于阳气虚衰,尤其以脾阳的不足为重点,并非机体阳气、阴液的同时匮乏,所以具有回阳益阴双重功能的茯苓四逆汤,以及具有回阳救逆、益气生津的四逆加人参汤也不是脾脏有寒,自利不渴证的应证的对之方。
去除不属于治疗脾阳虚寒证的四逆散、当归四逆汤,去除以治疗戴阳、格阳为主的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再去除具有回阳益阴功能的茯苓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剩下的“回逆辈”就只有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了。
分析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均是以脾肾双补为主。虽然脾肾先后天相互关联,但其发病也有孰先孰后、孰主孰次,孰轻孰重的区别,所以尽管以干姜、附子为主药的“回逆辈”方剂可用于治疗“自利不渴”的脾脏虚寒,但也有以脾气虚弱为主的证候,就可以用治疗脾虚为主的理中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及桂枝人参汤等。若中焦亏虚,建中无以奏效,见腹满泄泻,则以理中治疗,下利日甚,理中效果不逮,病情似有波及先天肾本,则以“回逆汤”脾肾并治,双管齐下。
这些方剂,才是“回逆辈”的范畴。
一家之言,与诸君商榷。(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伤寒论
,
中医药
,
中国
,
华龙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岳光
|
2015-12-23 1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hxpn
|
2016-1-23 00: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gog4694
|
2016-2-22 00: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还得待在电脑前,闷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岚峰pisces
|
2016-3-27 1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wli5555
|
2016-5-4 0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可以看,但是广告的东西绝对不可以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mkg5674
|
2016-6-9 19: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必须得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