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内外城官医院中医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内外城官医院中医部
[复制链接]
149
|
0
|
2015-11-21 13: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代第一个官办免费综合医院中医科内外城官医院中医部
时间:2015-08-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效霞
据记载,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官方设立的“病坊”,专门收治贫病之人。虽然其已经具有医院的某些特征,但更确切地说,还只是一个慈善机构而已。最早产生、发展于欧洲,以防治疾病为主要任务,设有门诊、住院及其辅助诊疗设施的真正意义上的医院,是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由西方传教士带到中国的。清末新政时期,先后设立了近代意义上的首所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内外城官医院,并由此诞生了我国近代第一个官办免费综合医院中医科——内外城官医院中医部。
两所医院的建立
1906年10月23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六),巡警部上奏的《设置中西医院片》云:“现在警政逐渐推广,医院为卫生要务,自应遵照奏定《章程》赶速设立,以资救济,而溥皇仁。惟款项万绌,只能就现有财力,遴选臣部通习中西医学之人,创立医院,内分中医、西医两所,派员经理,先立基础,再求推广。查有臣部警保司卫生科员外郎唐坚堪以派充中医监督、卫生科主事游敬森堪以派充西医监督,并酌派中西医正副各医官及委员、司书生等以供臂使,购买中西药品以备应用,业于八月初一日开办。一月以来,就医人数日渐增多,一俟款项稍裕,即当设法恢张。”
1907年2月23日(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十一),在原巡警部的基础上扩大成立的民政部又上奏《官医院渐著成效设法推广并将就医人数缮单具陈折》:“查该医院设于钱粮胡同,自开办迄今,凡五阅月,就医人数日见加增,共计约有三万四千余人之多。考之舆论,佥谓该监督等择方审慎,用药精良,务体人情,不染官司,是以就医愈众,全济愈多,受诊之人以辨证之明、起疴之速且有登报致谢者。此医院开办渐著成效之实在情形也……该医院既有效验可观,该监督等亦实心任事,克举其职,自宜设法推广,加意振兴。现设之院,地属内城,外城人民就治者颇苦不便,拟再在外城相度适宜之地,遴派妥员经理。”
1908年7月12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四日),《民政部奏续行开办外城官医院日期折》又云:“外城地面素称广阔,距内城医院较远,其偶抱疾病者,咸苦难于就诊,每叹向隅。本年春夏,天气亢旱,外城病人尤多……当饬于外城梁家园勘择地段,建立医院。查有卫生司郎中唐坚创设内城医院,颇著成效,筹办医务均称周至,即派令总司其事,并遴派监督、医官各员,妥为经理。一切参照《内城医院章程》分别筹办,核实支给,业于五月初一日开办。嗣后,该医院医治人数拟按季汇同内城医院一并奏报。”
综合以上三个奏折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的事实是:内城官医院开办于1906年9月18日(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一),地址在东城钱粮胡同,分中医、西医两部,中医监督为唐坚,西医监督为游敬森。由于唐坚创设内城官医院有功,颇受民政部的赏识,又被派往筹办外城官医院,并于1908年5月30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一)开业,地址在宣武门外梁家园。
公立免费的医院
内外城官医院为官办性质,所有民众均可享受免费诊治,住院病人亦仅需承担自己的伙食费。1909年10月10日(宣统元年八月二十六日),民政部核定的《内外城官医院章程》第一条即规定:“本院系民政部奏请设立,纯属官立性质,所有来院诊治之人,概不收费,惟住院诊治者饭食费,须由本人自备。”
内外城官医院所需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按月从巡警厅请领,每届月终报销一次。除总理不支薪水外,管理员、稽查员酌给车马费;医长、医官、看护生、司药、司书、药工分别等级,每月给予薪水;雇员则临时酌定。车马费及薪水月终发给,其他款项随时支用。所有院中经费,每届年终决算一次,并详细列表呈报巡警厅。
由于是公立免费医院,所以从国内外购买的各种中西药物,一律免税。《民政部奏请准免官医院药料税厘片》云:“内城官医院所用中西医药料,均系购自直隶、山西等省及英、德、日本各国,转运维艰,所费甚巨。今外城添设医院,药料自必加增,查此项药料原备施济贫民之用,可否仰恳恩施俯准,援照大学堂工艺局用品免税成案,将此项药料经过各处关卡一律免税。如蒙谕允,即由臣部咨行税务处转行各关,一体遵照。”
为加强药品管理,内外城官医院制订了详细的药房规章制度,每天由中药司药、西药司药督同药工轮流在药房值班;除本院药方外,外来药方概不发药,如擅自发给,查明后罚办;每月应购置药品,由中药司药、西药司药将品种、价格开列详细清单,经院长审核后,呈送警察厅核实后办理;每月月底,须将旧有、新添、用去、现存的药品数目,造具清册,呈报警察厅查验核实。
中西医治疗成绩
内城官医院开诊后,每季度都向民政部报送中医、西医各自的就诊人数。1906年农历八月~十二月,中医诊治人数分别是1820、3876、4450、4351,西医诊治人数分别是1810、3290、3607、3301,两相比较,中医诊治人数略多于西医。但到1907年7月,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本月中医诊治病人6851人,西医诊治病人7499人,说明就诊于西医的病人逐渐增多了起来。外城官医院开办后,两所医院依然是每季度向民政部呈报中医、西医各自的诊治人数,自1908年5月起,西医诊治人数就一直多于中医,甚至是中医的1~2倍。正如陈垣在1911年所说:“公立、官立之病院,已有数起矣。民政部所设之内外城官医院,西医每季诊治人数,恒逾于中医矣。”(《释医院》)
1912年,京师市政公所督办朱启钤筹款,于前门外香厂空地建筑楼房,设立仁民医院,由市政公所直辖,未几,因经费拮据而停办。1913年,由京师警察厅呈准,将外城官医院迁至仁民医院旧址,后因经费支绌,院务颇难开展。1927年秋,裁撤内城官医院,并之于外城官医院。1928年,北平特别市卫生局成立,外城官医院归其直辖,曾一度振刷,嗣又限于经费,而呈“不死不活”状态。1933年冬,改组为市立医院,即在香厂(此时已辟为万明路)原址整顿更新,修订章则,充实人员,添置器械病床,面貌始有改观。设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眼科等科室,并附设东郊、西郊、南郊、北郊、北城、内城六个诊疗所及妓女检治所。北平沦陷期间,改名为市立第一医院。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易名,如工农兵医院、万明医院等。1972年3月,更名为宣武区中医医院至今。
综上所述,内外城官医院是一个中医与西医、门诊部与住院部兼备的公立医院,其所设立的中医部,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第一个官办免费综合医院中医科。(作者单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刘茜)
慈善机构
,
传教士
,
中医药
,
中医科
,
中国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