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养生楷模白居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养生楷模白居易
[复制链接]
156
|
0
|
2015-11-21 2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唐代著名大诗人自居易,享有75岁的高寿,故后人称白居易为修性养生的楷模。
白居易青年时代因家境贫困而长期流浪,步入仕途后又因得罪权贵而数度遭贬,以致年方四十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但是他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淡泊名利与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保健养生的经验,其中不乏精警之言,读来饶有兴味。
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老年病接踵而来,眼视力下降,这对一位诗人来说,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可是白居易面对现实,设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静心修养,以获取精神上的补偿。他在《眼暗》一诗中写道:“……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这是何等豁达的心胸,白居易善于让自己的思维从困境中走出来,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白居易能用哲学的观点去认识老年,分析老年,正确地对待老年,认为人生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不要为生生死死所羁绊,应坦然处之。他在《逸老》诗中写道:“白日浸浸下,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他将一生中的少壮与衰老,比作一天中的劳与逸,人累了就必须休息,把休息也当成为一种享受,衰老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注意保养才是,正如他在诗中写的“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多凶夭”。
亲近自然物,“野性爱栽植”是白居易养生的第三条经验。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白居易则是山水林泉皆为所乐。自居易被贬作江州司马时,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舍,政务之余来此栖居。他深爱此处的自然环境:岩石清流,松柏翠竹,风岚烟霞,鸟兽时聚;茅屋旁有飞泉溅玉,小院里有白莲净池,恰如“倦鸟得茂林,涸鱼返清源”。白居易意气飞扬,携一壶酒,弹奏五弦之琴,酣畅时,赋新诗,仰天而歌,“如获终老地”而流连忘返。
白居易为官一生,调动颇繁,每新到一地,他都要在衙门和私宅周围及院中进行绿化、美化。他尤其爱松、竹、柳、荷,这是其工作和居住环境必植之物。《东楼竹》写道:“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白居易特别喜欢在居室窗前植竹,《竹窗》云:“烟通杳蔼气,月透玲珑光”,“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别有一番情趣。诗人把种树栽花看做是休闲,是爱好,是性情使然:“野性爱栽植”。《东涧种柳》:“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诗人认为“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白居易官至中书舍人时,买得一宅,因院内有10棵松树而喜不自禁,秋有韵,夏有荫,春雨满树珠,冬雪压枝白,“四时各有趣”的景致,对于他来说“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白居易的精神养生法给世人有许多启迪。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关系极大,知足则乐,不知足则不能全生,能招致疾患灾祸,这种观念无疑义。在《白香山集》里,诗人坦陈自己知足常乐的心境:“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虑,我今婚嫁毕。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鞍马多,不能骑两匹。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他被贬杭州后,虽然失意于官场,但却寄情于山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并轻松吟出:“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如我是何人”的千古绝唱。在那湛蓝清澈的山水之间,他的心就像是悠然飘浮的白云,闲情雅兴之中,看着晶莹碧纯的泉水,自己也觉得心静如水,超然脱俗了。诗人陶醉在迷人的景色中是多么怡然自得;诗人保持着这种富有朝气的生活方式,足以垂范后世。
保健养生
,
老年病
,
青年
相关帖子
•
青春期女性的卵巢健康护理
•
中医针灸功能大 既减肥来又治病
•
中医中药巧妙除掉您的粉刺
•
遗精的拔罐疗法
•
刮痧的方法及部位有哪些(1)
•
揭秘:练习太极有哪些好处
•
红斑狼疮是不是皮肤癌 其各自的的症状是什么
•
上皮样肉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怎样治疗好
•
患有霍奇金淋巴瘤能不能吃中药呢
•
儿童白血病治疗费用是多少 怎么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青橄榄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