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六腑--小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六腑--小肠
[复制链接]
312
|
1
|
2015-11-21 23: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位于腹中。其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中空狭长、迂曲回环叠积状的管状器官。小肠的经脉为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内经》对小肠的形态和功能已有明确的认识,《灵枢》的《肠胃》和《平人绝谷》篇记载了小肠的解剖形态与容积,《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李中梓《内经知要》提出小肠有泌别清浊的功能。
1.主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化物,即变化、化生之义。小肠主受盛化物,是指小肠接受胃腑下传的食糜,并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精微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而盛纳之;二是指食糜必须在小肠内停留一定的时间,在脾与小肠的共同作用下对其进一步消化,转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若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失常,可出现消化不良以及腹胀、腹痛、泄泻等症。
2.主泌别清浊
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的食糜,分为精微(包括水分)和残渣两部分,吸收精微物质和水分,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的作用。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水液,由小肠吸收,经脾的转输和肺的宣发肃降而输布全身,其中水液代谢后下输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下入膀胱,最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最后在大肠的作用下,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故有“小肠主液”(《灵枢.经脉》)之说。如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所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水液和糟粕各行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职,不仅影响水谷精微的化生和吸收,还可因清浊不分,水液与糟粕混杂而导致二便的异常,表现为便溏泄泻、小便短少色黄等。临床上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泄泻,即是这一理论在临床的实际应用。小肠受盛化物与泌别清浊的功能密切相关,受盛化物是泌别清浊的前提;泌别清浊则不仅要在受盛化物的基础上进行,而且也是受盛化物的目的所在。小肠的这两大功能,又与脾主运化、升清及胃主通降、降浊密切相关,实际上是脾胃之气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因此,临床上小肠功能失常的病症,也多从脾胃论治。
十二指肠
相关帖子
•
常用的针灸减肥方法
•
白及粥
•
包心菜粥
•
安胃片
•
消化性溃疡患者如何练气功
•
胃肠疾病小验方
•
胃痉挛的拔罐疗法
•
几款正确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小偏方!
•
胃下垂的推拿疗法
•
小肠淋巴瘤是怎么样的 有哪些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qjwzt
|
2017-9-22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龙巨龙你插两眼,永永远远地插两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中药方剂
医理探源
尊生保健
古今医案
中医外科
雪贝贝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