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 阴痒(阴道炎)秘方

[复制链接]
查看461 | 回复0 | 2015-11-26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 痒(阴道炎)
    [通治方]
    朱小南:银杏散,治妇人阴痒方。
    杏仁(去皮尖,研) 轻粉 水银(铅制) 雄黄各3克共研细末。每用1.5克,以枣肉1枚和丸,用丝棉包裹,系一线条,将药丸塞入阴道内,留线在外,1日一换,以用3次为限。此为《外科正宗》所载的坐药方,先君用以治疗顽固难堪的阴痒良效。但不能多用,一般用二三次即愈。如未能痊愈,则宜另想他法,因本方内有轻粉、水银等剧药,多用有中毒之虞。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沈仲理:阴痒外用方。
    密陀僧6克 龙骨4.5克 煅石膏4.5克 炮山甲3克 飞滑石7.5克 制南星4.5克 肥皂荚4.5克(去子、筋)上药共研细末。凡士林调匀,搽于外阴痒处。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裘笑梅:蛇床子洗剂,治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
    蛇床子9克 五倍子9克 苦参9克 黄柏9克 苏叶3克煎汁外洗。
    《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王怀隐:黄丹散,治妇人阴痒,似有虫状,烦闷。
    黄丹0.3克 白矾0.9克 川芎30克上药捣罗为末,以谷囊盛,纳阴中。
    《圣惠方》卷七十三
    [辨证方]
    1、热 证
    韩百灵:清热解毒除湿汤,治阴痒。阴内外痛痒难忍,时流黄水,或流血液,心烦不宁,口苦饮冷,时有寒热,大便秘,或便粘糜,小便混浊,阴中肿胀,面红舌赤,苔黄腻,脉象弦缓而数。
    生地9克 黄芩9克 黄柏6克 茵陈9克 银花12克 连翘9克 苦参9克 竹叶9克 黄连9克 百部6克 甘草6克外用药:鲜猪、鸡、牛、羊等肝,长6~10厘米,用雄黄面撒在肝内,纳入阴道内半日,虫入肝内,取出立效。
    《百灵妇科》
    卓雨农:湿热下注的,阴内或外阴部瘙痒异常,时时出水,甚或疼痛,坐卧不宁,小便黄赤短涩,淋漓不断。
    宜加味二妙散,兼用外洗。
    苍术 黄柏 土茯苓各9克 白芷 蛇床子各6克 银花12克水煎,食远服。白带色黄量多,加莲须、贯众各9克
    外洗方:
    苦参 蛇床子 白芷 黄柏各9克 白矾1.5克煎汤外洗阴部。
    《中医妇科治疗学》
    孙浩铭:外阴瘙痒不堪,心烦易怒,夜不得眠,头晕口干,小便短赤。
    龙胆草9克 生栀仁9克 枯黄芩6克 柴胡4.5克 生地9克 木通9克 土茯苓15克 白藓皮9克 苦参9克 刺蒺藜9克 车前子15克水煎,内服。另以玉门散外撒:
    苍术 白芷各4.5克 炉甘石4.5克 轻粉4.5克 刺蒺藜6克 冰片2克 苦参9克共研细末,贮瓶。每用适量撒阴部。
    《孙浩铭妇科临床经验》
    裘笑梅:青马一四膏,为师传方,治妇人热证之外阴瘙痒、湿疹,效较满意。
    青黛30克 鲜马齿苋120克
    先将马齿苋捣烂,科青黛加麻油和匀,外涂患处。
    《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2、虚 证
    金谷城:应用白斑方治疗外阴白斑40余例,发现止痒作用特别好,除个别无效外,绝大多数服药一周内即止痒,继续服药就可巩固。如果停药后又痒,再服仍然有效。
    生地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3克 桑白皮10克 地骨皮10克 荆芥 防风各10克 浮萍10克 磁石30克 钩藤10克 牛膝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千家妙方》下册
    3、实 证
    王怀隐:大黄散,治妇人阴痒。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 黄芩30克 赤芍药15克玄参15克 黄芪30克(锉) 丹参15克 山茱萸15克 蛇床子15克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6克。
    《圣惠方》卷七十三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