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医案——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复制链接]
查看1446 | 回复1 | 2003-11-27 21: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xx,男,三十岁,成都人,住四川省会理县北街。1920年3月患瘟疫病已七、八日,延余诊视,见其张目仰卧,烦躁谵语,头汗如洗,问其所苦不能答,脉象沉伏欲绝,四肢厥逆,遍身肤冷。唇焦齿枯,舌干苔黑,起刺如铁钉,口臭气粗,以手试之,则口气蒸手。小便短赤点滴,大便燥结已数日未通,查其前服之方,系以羌活、紫苏、荆芥、薄荷、山楂、神曲、枳实、厚朴、栀子、黄连、升麻、麻黄及葛根等药连进四剂,辛散发表过甚,真阴被劫,疫邪内壅与阳明燥气相合,复感少阴君火,热化太过,逼其真阴外越,遂成此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证,苟不急为扑灭,待至真阴灼尽,必殆无救,拟下方治之。
    大黄26克(泡水兑入)  生石膏30克  枳实15克  厚朴15克  芒硝10克  知母12克  生地60克  黄连10克
    服一剂,病情如故。服二剂后大便始通,脉息沉而虚数,但仍神识蒙眬,问不能答。照方再服二剂,连下恶臭酱黑粪便,臭不可当,其后口津略生。又照原方再服二剂,大便始渐转黄而溏,舌钉渐软,惟舌中部黑苔钉刺尚硬,唇齿稍润,略识人事,始知其证索饮而渴。进食稀粥少许,照前方去枳实、厚朴,加天冬、麦冬各15克、沙参2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将大黄分量减半。连进四剂后,人事清醒,津液回生,苔皮渐退而唇舌已润,唯仍喜冷饮。继以生脉散加味,连服三剂而愈。
    人参15克  寸冬15克  当归l0克  生地15克  杭芍15克  五味子3克  生石膏l0克  黄连5克  甘草6克
    按:阳明急下之证,患者已严重昏愤不省人事,不能询及渴饮与否,如证见壮热面赤,口气蒸手,唇舌焦燥,鼻如烟熏等则实热证情已具,即当急下,切勿迟疑,以免贻误病机,征变难挽。
岐黄子 | 2003-11-27 22: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佩衡医案——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寒热辨证准确,当机立断。吴老真高人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