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 内部明电 卫生部 04.2.4

[复制链接]
查看1500 | 回复2 | 2004-2-9 2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羊角锤在 2004/02/10 08:56pm 第 2 次编辑]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    内部明电    卫生部 04.2.4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l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之后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度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度)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进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三、临床特征
    (一)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的疫点,或与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者,或从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目前不排除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有患病的可能。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2、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3、体征  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 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四)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五)预后
    人禽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感染H9N2、H7N7者,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据目前医学资料报告,病死率约为30%。
    影响预后的因素除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是否有基础性疾病,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等有关。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1、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观临床表现者。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亚型单克隆抗体抗原检测阳性者。
    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二)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五、治疗
    (一)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征。
    (三)抗流感病毒治疗:  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具体的药物治疗被编辑者删去]
    (四)中医药治疗: 参照时行感冒(流感)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
    (1)及早使用中医药治疗。
    (2)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
    2,中成药应用
    应当辩证使用中成药,可与中药汤剂综合应用。[具体的药物治疗被编辑者删去]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或发生肺炎的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它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六、预防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观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四)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辨证施防。
长安 | 2004-2-10 13: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 内部明电 卫生部 04.2.4

/
罗罗 | 2004-2-11 12: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 内部明电 卫生部 04.2.4

怎么给动物喂中药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