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蒲辅周先生医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蒲辅周先生医案
[复制链接]
1596
|
0
|
2004-2-26 2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蒲辅周先生医案
李XX,男, 57岁,已婚,干部, 1961年4月17日初诊。
从1952年起头晕,当时头晕较剧,如立舟车,感觉周围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耳鸣如蝉声。于1953年、1957年均同样发作过,西医检查有耳内平衡失调,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近二月来头昏头晕,不能久看书,稍久则头痛头晕加重,胃部不适,有欲吐之感,并有摇晃欲倒,食纳减退,体重亦减,常暖气,矢气多,大便正常,晚间皮肤发痒,西医认为荨麻疹,影响睡眠,恶梦多,小便稍频,有少许痰,有时脱肛,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根据脉证认为属中虚脾弱挟痰,兼心气不足,治宜先益中气,调脾胃,佐以宁心理痰,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
炙黄芪四钱,党参八分,柴胡八分,升麻八分,白术二钱,当归一钱五分,陈皮一线五分,炙甘草一线,茯神二钱,炒远志一钱,法半夏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服五剂,隔天一剂。
5月12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均见轻,由于看报稍久,六天前又失眠严重,经某医院诊治,给予镇静剂后稍好,但大便有时燥,近日二便尚调,脉迟滑,舌正中心苔薄黄腻,似有食滞之象,仍宜调和脾胃,健强中气兼消胃滞,原方黄芪改为二钱,加枣仁二钱、焦山植一钱,服三剂。
5月31日三诊:服上药后自觉很见效,食欲及睡眠好转,二便调,精神佳,看书写字能较前久些,但超过二小时就觉烦躁及头部发紧,小便正常,脉虚,舌正无苔,改用心脾肝并调,以丸剂缓治。补中益气丸。八两,每早服二钱,归脾丸八两,每晚服
二钱,感冒时停服。药后头晕失眠等症基本消失。
按:本例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时发时止,多用脑后易发,而且呕吐欲倒,并有脱肛等症,中医系眩晕为病。其病因较多,古人分析有:
一、风眩:始见《内经》:“诸凤掉眩,皆属于肝”。而孙思邈、沈芊绿等均认为肝风引起眩晕。
二、痰眩:始见于《金匮要略》:“心下有疾饮,胸胁支满,目眩”。朱丹溪亦认为:“无疾不作眩”。《济生方》等亦主张胖人停饮而眩。
三、火眩:刘河间认为由风火引起。王肯堂以为由火致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
四、虚眩:《灵枢》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等亦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疾者不过十中一、二”。但虞博等则主张下虚上实而眩。
五、七情内伤、过劳、失眠等均可引起眩晕,亦是临床常见到的。虽病况繁多,只要详为辨证施治,即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本例既非风、火、痰的实证,亦非肝肾不足之虚候,其脉弦细无力,具证纳差、脱肛,不能用脑等,系中虚劳伤兼心气不足,所以用补中益气汤,加获神、远志安神宁心,法半夏、生姜降逆止呕,诸症均减,以后又加枣仁安神、宁心、养肝、补血,焦山植助胃健脾而更好转,最后用补中、归脾丸而善其后。倘偏执无痰不作眩,而重于祛疾,或拘泥肝风成眩,用平肝息凤,抑或清火而挺热,则恐本病非但不效。并且不无虚虚之弊。 (蒲辅周医案医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野郎中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