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推荐]绍奇谈医:淡菜·牡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推荐]绍奇谈医:淡菜·牡蛎
[复制链接]
2147
|
1
|
2003-9-3 00: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绍奇谈医:淡菜·牡蛎
淡 菜
淡菜,是海产贻贝的肉。江浙、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几无不知淡菜可煲汤吃者,内陆省区知道它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淡菜性咸温,味淡,富有营养,为补肝肾、益精血之佳品,可用于头晕、盗汗、遗精、阳痿、腰痛、脚弱、脱发、妇女崩漏带下等虚弱病证。
早在唐宋时期,中药文献中即有关于淡菜的记载。清代叶天士常用淡菜入药,如《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沈案、胡案即用淡菜配伍地黄、阿胶、白芍、萸肉、茯苓滋养肝肾,平熄肝风;同书眩晕门田案用淡菜胶配龟版胶、阿胶、熟地、萸肉、茯苓、石斛滋补阴血、息风定晕;虚劳门蒋案、朱案、金案也用淡菜,并且在金案中指出:“重镇以理其怯,填补以实其下,血肉有情,皆充养身中形质,即治病法程矣。”(徐灵胎对淡菜入药颇有微辞,是他的保守思想在作怪,未足为训也)。后来,吴鞠通《温病条辨》有小定风珠一方(生鸡子黄、阿胶、龟版、童便、淡菜)治疗温病后期,阴液亏耗动风,“既厥且哕”,并谓淡菜生于咸水中而能淡,外偶内奇,有坎卦之象,能补阴中之真阳,其形翕阖,故又能潜真阳之上动。实则淡菜合阿胶、鸡子黄填补精血,合龟版、童便则滋阴而潜阳,引火下行而已。
淡菜滋养阴血与龟鳖同功,且其味淡而鲜美,又不滋腻,不上火,价又廉,可以之入汤药,也可煲汤作食疗,惟须多食、常食,始克有济,以“王道无近功”也。一般用量每日量30~50g,用温水浸泡20分钟,洗去盐味及泥沙即可。
牡 蛎
1994~1996年,我在荷兰欧洲中医进修培训中心任教。当讲到中药牡蛎时,有位叫玛丽塔的学生问我:牡蛎有没有滋养强壮作用?我说:没有。牡蛎敛阴潜阳,只用于止汗、涩精、化痰、软坚。她说:你讲的牡蛎,只是牡蛎的外壳,准确地说应该称“牡蛎壳”,而牡蛎的肉,在欧洲始称为“牡蛎”。既然是可食的肉,就应该属于“血肉有情”之品,具滋养强壮作用。她言之成理,我点头称是。在中国,古昔皆习惯地称“牡蛎壳”为“牡蛎”,牡蛎的肉,则称之为“蛎黄”。《本草拾遗》说蛎黄煮食“主虚损”,《医林篡要》谓其“滋阴养血,清肺补心”,确有强壮补益之功。教学相长。外国学生多能像她这样独立思考,使我亦获益不小。
丁兆平、王春娟二位先生对拙作《枸杞》一文中“中医处方中有写‘甘杞子’者,是因为宁夏古属甘州的缘故”的说法提出批评,他们的意见是对的,不惟指我错谬,而且丰富了我的知识。我谢谢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清香天秤
|
2004-2-25 15: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绍奇谈医:淡菜·牡蛎
那应该如何食用呀,详细些的配方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