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1119 | 回复7 | 2012-5-20 1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还有许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下面介绍6种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还有许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因此,保持科学的睡眠十分重要。中医针灸对治疗失眠有很好的作用,本文介绍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几种方法。

  一、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

  灸法

  取穴: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足三里

  操作:隔姜灸:每穴可用黄豆大艾柱灸5-10壮,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温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鲜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壮,每晚1次。

  珍珠层粉敷灸:取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混匀,填满脐窝敷灸,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朱砂敷灸:取双脚涌泉穴,将朱砂3-5克,研成细面,用干净白布一块,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洗脚,睡前贴敷。

  二、皮肤针

  取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以失眠为主的神经衰弱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疗效为好,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2、皮肤针弹刺讲究手法,本法应由专业人员施行。

  3、失眠症的针灸治疗应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当减轻工作压力等相结合。

  三、耳穴埋针

  取穴:心、肾、缘中、神门、皮质下。

  备用穴:胃、肝、枕、脾。

  操作:常用穴均取,效不显时,酌加备用穴。严格消毒耳穴后,将揿钉形皮内针埋入,上以胶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以感到轻微疼痛、胀、发热为佳。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3~5天换埋针1次,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较重的失眠症患者。

  2、应用于本法必须注意严格消毒,夏天不宜用本法,以防感染。

  3、如应用二疗程无效者,宜改用它法。

  四、耳穴压丸

  取穴:心、缘中、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注意事项:

  1、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较轻的失眠症,并有一定预防作用。

  2、据著者经验体会,关键在于睡前半小时按压,如能配合用温热的水浸足10-15分钟或按摩双足心3-5分钟,效果更好。

  3、本法可由医生定好穴区后,嘱家属自行贴压。

  五、体针加敷贴

  取穴:百会、四神聪。

  备用穴:涌泉。

  操作:上穴均取。常用穴用针剌法。先针百会,向前横剌1寸,施快速均匀左右捻转手法,持续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48小时。百会起针后,继针四神聪,均向前横剌1寸,以提插手法,轻、快、匀运针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24小时。出针后,再针百会如前法。如此,以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备用穴用贴敷法。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混匀。每次取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均分两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贴于左右涌泉穴,连续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注意事项:

  1、本法常用穴采用长时间留针法,应注意穴区局部严密消毒,针具应使用一次性消毒毫针,以防折针。留针期间不可洗头。

  2、本法用于重度失眠症。

  六、刺血

  取穴:阿是穴。

  备用穴:内中魁。

  操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经观察治疗时间以上午或下午为佳,夜晚进行者效果较差。

  2、本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寻找到阿是穴(敏感点)。内中魁穴一般刺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挤压出血即可。

  3、注意严格消毒。

汉风堂 | 2012-6-26 15: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明堂振衣 | 2012-6-27 09: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皮肤针的方法不错,是内经毛刺、半刺的便宜法,刺夹脊不仅可治失眠,对很多慢性病都有一定效果,而且适合体瘦畏针的病人。对体胖,痛阀低的病人,可用五指撮持十只半寸毫针,夹脊柱点刺,治疗速度快,而且效果或更好
cj雪上一支蒿 | 2012-6-27 16: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6-27 09:18
皮肤针的方法不错,是内经毛刺、半刺的便宜法,刺夹脊不仅可治失眠,对很多慢性病都有一定效果,而且适合体 ...

嗯嗯,谢谢指点!
金谷子 | 2012-7-8 14: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在皮,取之皮;
眠在神,治从心。从其原可也。
半刺在毛,肺之治应,个人依经从心不从肺,效尚可验。
明堂振衣 | 2012-7-9 0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睡眠一定从心治么?我估摸着,得有一半失眠者须从肝治。“半刺在毛,肺之治应”?呵呵,这个我可不同意,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十二经各有皮部,刺皮毛就一定是从肺治?
金谷子 | 2012-7-9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8 18:53
呵呵,睡眠一定从心治么?我估摸着,得有一半失眠者须从肝治。“半刺在毛,肺之治应”?呵呵,这个我可不同 ...

仅是各人临床所用,尊重您的不同意见。
若您习用有效,自然也是好法,守之可也。
明堂振衣 | 2012-7-9 1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我没说各人经验,一人一样很正常,这是中医的优点吧?(或是缺点?),我说失眠这个病,不都喜欢辨证么?就先辩辩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