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工程师聊中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工程师聊中医
[复制链接]
613
|
3
|
2012-6-20 13: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就像当年无意之中在电视上看到于丹老师讲“孔子心得”一样,近期看到中国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理事竹明先生在中央教育台讲“平衡养生说”系列节目,引发了兴趣,然后网上搜索阴阳、五行、太极、中医等知识,了解了许多原本不知晓的知识,在医学8号楼有不少批判中医的文章,感觉是有些武断,而在“中医世家”读到系列理论教材,其中的《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精气血津液”,尤感可贵。
有批评者说,试图测试实证“经络”,遭屡屡失败,然后发现别人的研究成果也大多是“捣浆糊”,由此认定所谓的“经络”是不存在的;李敖的文字更有趣,题目直接叫做“中国人的睾丸情节”,并引用了五四以来鲁迅等人的论点,把中医批的昏天黑地。
西医学者想用解剖学原理测测“经脉”没有错,但测量目标不对,若能够仔细阅读中医基础理论,明明满篇都是在讲“气机”,现代中医学者似乎也跟着西医思维模式走,其实,笔者以为之所以无法测出“经络”,首先这里面不是电子运动,里面是“酒气”,而且,“酒气”成分还因人因时而异,“酒气”随温度压力在变化,需要“质量”补偿的微量精密流量计压力计工具,这种复杂的补偿计算显然是困难的。
阴阳合抱的形象例子可以是“酒”,看上去是水,但存在散发“酒气”的能力,随时随地都存在着“生发”和“收敛”的气液转换现象,食物因素、空气质量、睡眠和苏醒、情志等等,千变万化,大致可以知道,酿酒的主渠道在脾脏,并在肝脏释放酒气,其主动力则是氧化法,氧气吸入并渗透肺部“酒”中,在心脏释放热泵动力,再由肺释放二氧化碳,脱出的碳显然是“酒”成分的碳分量。
“酿酒”和“酒气”的主管道是“血管”,“酒气”可分为“营气”和“卫气”,其中“营气”随血液的流动分配营养,而“卫气”有点像保温不好的管道散失的营养热气,充盈在肉体的缝隙之中。“经脉”是缝隙的连通,较大处可称为“穴”,最外层由皮肤封闭。
“卫气”的压力值在大气压值范围上下波动,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体温升高压力升高,迫使皮肤毛孔张开散热,反之则收缩,当“脉道”不通时,“穴”内“卫气”压力升高,可通过针灸“穴”,达到泄压目的(西方有放血也具有同等疗效),同理,当有意识用肌肉压迫“脉道”受阻时,可以产生“气功”效应。
因为细胞都需要濡养,其中还有“津”的湿度成分散布其中,只有进入细胞分析层面时,才有盐浓度差电池的电特性,整体仍然是电中性,测不出电压。考虑到细胞体的热胀冷缩,加上水肿,所以热湿体质是很容易造成缝隙阻塞的,由此可能产生“血瘀”长“瘤”,受阻后的“酒气”也在此处聚集,促使“瘤”发展成“癌”,量变到质变,这是一种脱离整个热机系统控制的生命体,西医可以用手术切除,然而,其治愈的可能性取决于恢复通道的畅通,否则就是“癌”扩散,如果丧失了“酿酒”整体性功能,则整个人体热机系统崩溃,生命丧失。
所以防止“癌”变的关键在于防止脉络阻塞,显然预防效果在于中医的祛湿,散热或者潜阳入阴,待走到西医阶段,只能是缺胳膊少腿,苟延残喘,还承担不起医药费,显然,就是到西医的高级阶段,将人体DNA以及更小的RNA分子密码全部解密也没有用,只要湿热环境没有改变,就是花大代价将错误的DNA改过来,在热机循环的过程中又改回去,因为环境决定一切,只能作适应性的自然进化,因为地球曾有过高浓度的硫化氢情况,微量硫化氢对生存下来的人们有着舒筋化瘀的作用,西医手术刀方法显然是能力不足。
中医常用类比方法,说“心主神明”?当然可以假设心是压缩机(血泵),而大脑则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板,血液是“酒”,属于可压缩的气液混合物,若“心火上炎”,显然是心把更多的热泵至大脑,动员起更多的细胞电路工作,若“心阳虚”,参与工作的细胞电路显著减少,而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工作区域的改变,西医试验也证明,当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区域发红、其值和范围也各不相同。
有硬件当然也会有软件,主操作系统应该是DNA大分子(“元气”),主要的RNA小分子是信仰,更小的RNA分子是“地缘”刺激的大大小小的应用程序,输出是各类腺素,控制着相关的机体运作,显然,当心力衰竭时,人就会昏昏欲睡,肯定存在“神明”不足的问题。
除了“酿酒”材料的问题外,还需要清新的空气,相辅相成,有意思的是城市人群“酿酒”原料较为丰富,但空气很差,而偏远地区“酿酒”材料品种单一,质量较差,其优势在于空气较好。
当然可以直接喝酒,但酒精浓度和成分总有些把握不住,酒醉则伤肝熏脑,电路过热会出故障,也可以使用人工小气候,人体调节机能也会减退,显然,钱有助于克服这些技术瓶颈,但缺钱则容易使人“眼”红,眼为肝与外界联系的开窍之所在,路见不平则反馈,容易引起“肝火上炎”,生发过头了伤津灼液,受阻憋闷则气淤积,在两肋乱串,极限值则是佛曰“憎怨会、爱离别、求不得”类型的反馈,神仙也救不得。
将人体腹腔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区域时,有利于物理量(热)的测量,按气液物料自然特性,上焦成分偏阳,中焦适中,而下焦偏阴,上焦阳气下潜收敛,多余的热随二氧化碳放出,下焦则吸热升华,多余的液体由水道排出,如果通过太极鱼及八卦图形的理解,这显然是个阴阳互抱转换的渐进过程,有点复杂,当水道不通调时则下肢水肿,并被阳气熏蒸上升,形成湿热体征,如果阳气下降不足,则下焦“宫寒”,尽管西医检查生殖器件正常,也照样不孕不育,西医从未想过去测量该处的温度,但中医的祛湿驱寒保温措施更适应热机系统,我们也常见西医把难以治疗的病症称之为综合症,官能症。
工程师认为,分子学、细胞学是科学,有机分子学的关键是水的极性和易断易结合的氢键,细胞特征则是膜电(盐浓度差电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第二定律(热机定律)也是科学,最简单和最复杂的是各类物质的三态变化,常见的较为简单的是空调(卡诺循环)、与环境全方位交互的复杂热机显然是人体,由此,若对中医进行科学分析,应该选用热力学原理,非要跟着西医从分子学、细胞学、解剖学技术路线前行,选题不当,由解剖学实证来批判中医不科学,显然是不科学的。
类似的工业举例譬如说电学,电工学基础是电压、电流、电感,下来电子学,讲究PN结和控制,这就是二极管和三极管原理;当三极管规模集成到时,我们叫运放,主要考虑外接电路,如并接电阻,取出的信号是线性的,并接电容,信号是曲线,进一步组合成PID,我们称之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电路;若大规模集成,则是CPU,通过设置存储器和缓存器,再由总线连接,加上时钟,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则是具有计算甚至思维能力的“电脑”,其手脚称之为外设,加上电源,包上皮肤,可以是机器人。
更大规模的是大规模互联网信息流,我们若将其定义为“气”,这显然又是“酒气”收发之间,如果我们再看看全套的中医理论,可以发现对其分析之细致令人惊叹,内部是精气血津液,外面是太阳的旋转角度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无限细分,怕糊涂了,拿身边的金、水、土、火、木类比,五脏合参,正常是相生相克,反常则是相乘相侮。
广州中医药大学郑洪、陆金国分析说,西医有卫生学方面的长处其实并不意味着全面的学术优势,但因为与行政权力的结合而影响力陡然增大。在清末,西医的“在朝”还局限于卫生防疫等领域,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广义上的卫生行政,还包括医生执业、注册等管理,如果这些权力顺势为西医所掌握,加上立场不客观不公正的话,那么中医就不免要面临一场劫难。
——高洪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侧柏寒
|
2012-6-21 08: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后,引发了对中医基础理论和当前社会对中医的态度的思考,当前尽管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存在,但是还是要继续探索,振兴中医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蔡加喜
|
2012-7-27 09: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的不错!中医学术需要像你这样思维去发展!努力吧!加油!我给力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cxmo
|
2015-11-16 17: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一双眼睛陪我一同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受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正气小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