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汗之则疮已”治疗心得(转)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汗之则疮已”治疗心得(转)
[复制链接]
880
|
3
|
2012-7-26 2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汗之则疮已”治疗心得
患者男,15岁,学生。2007年4月25日初诊。胸部两侧背部双侧密布大小不一的丘疹,大的基底部有结节,似玉米粒、绿豆粒堆积于皮肤,摸之涩手,疹子顶部有水疱,其内含有稠厚的白色液体,但不滋水,背部、胸部及锁骨上窝处皮肤如癞蛤蟆皮肤一般,瘙痒特甚,心烦微渴,大便略干,小便时黄,曾服抗过敏、抗炎等药物,外用涂药等乏效。疮发大有不可遏止之势,辍学就诊,余辨为风湿热郁积肌肤为患,处方:麻黄5g,薄荷10g,胆草10g,苦参12g,柴胡8g,川芎10g,香薷10g,川连5g,川柏15g,芦根1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上药4剂后,瘙痒减轻,疮疹未再蔓延,原有的疱疹已部分结痂,正发的疮疹见退势。处方:麻黄5g,杏仁10g,穿心莲10g,防风10g,蝉蜕10g,白蔻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5g。4剂。
三诊:疹没大半,痒势锐减,尚有部分结节未能消散,二诊方再进三剂。临床治愈。
体会 《诸病源候论·风瘙痒隐疹生疮候》中说:“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瘾疹……。”《诸病源候论·湿疮·疮候》说:“腠理虚,风湿搏于气血则生 疮,若风气少湿气多,其疮痛痒,搔之汁出……。”因此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气血相搏而发皮疹,瘙痒、渗液等。可见该疮是属于风湿热郁于皮肤,郁闭不宣,风郁化热而灼津,湿蒸液结而不散为丘为疹,热毒内郁为痛为痒,毒无所泄,循肌肤遍发疮疹不可遏止。欲速其治,非大剂透汗药莫属,房内温炽,非开窗透气不能撤其热。《内经》亦云:“汗之则疮已。”故首诊用麻黄发汗透表,逐邪外出。薄荷、香薷、柴胡、芦根宣透郁热;龙胆草、苦参清热燥湿;黄连、黄柏清热凉血解毒。全方共奏发汗透表、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功。再诊,瘙痒减轻,疮疹未再蔓延,原有的疱疹已部分结痂,再发的已见退势。二诊方中麻黄透解郁热,杏仁宣肺化痰布津,津液归正化则疹消,防风、蝉蜕疏风透疹,白蔻化湿,穿心莲凉血解毒,川芎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散结节,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三诊疹没大半,部分 疹结未能消散,宗二诊方再进四剂,随访治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qazxswabc
|
2012-12-25 14: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kmsekcq
|
2012-12-27 1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6-6-9 0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常说,我们家要是没有电话就不会这么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如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