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复制链接]
1491
|
4
|
2004-6-21 1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刘德泉
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四季多发病,每年冬春时节,往往寒暖无常,普通感冒更为常见。流行性感冒多见于冬春季节,由于其起病较急,具有传染性,症状严重,需要及时治疗。中医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关键在于辨证施治。特别是流感病毒极易变异,难以选用固定方药,配伍组方也十分复杂。为便于临床更加灵活地选药组方,以提高疗效,现根据其症状特点,将用药规律归纳如下。
根据中药功效辨证用药
一、发热用药:根据症状分为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两大类。
(一)实证:多见于素体健康感受外邪者,可分为五种。
1.外感风寒型
发热轻恶寒重,鼻塞流清涕,头痛无汗,无咽痛口渴,重者可选用发汗力强的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轻者可选用发汗力弱的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苏叶、葱白。
2.外感风热型
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重者可选用发汗力强的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浮萍,更多选用轻宣发散的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贯众等;轻者可选用发汗力弱的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菊花、豆豉。
3.外感湿邪型
身热不扬,伴有头痛如裹,体重倦怠,若兼有恶寒、苔白腻,为外感寒湿,可选用辛温芳香化湿解表药:如香薷、藿香、佩兰;若兼有汗出口渴,舌苔黄腻,为外感湿热,可选用:青蒿、荷叶、竹叶;若兼有肠鸣腹泻,可选用:茯苓、薏苡仁、砂仁等。
4.少阳发热型
多由外感失治、误治引起,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可选用:柴胡、黄芩、半夏等。
5.阳明发热型
多由外感失治、误治引起,症见高热、大汗、口渴,可选用:生石膏、知母、水牛角等。
(二)虚实夹杂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和原有其它疾病感受外邪者,可分为四种。
1.阳虚型
多见于风寒感冒,兼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可配用:制附子、肉桂等。
2.阴虚型
多见于风热感冒,兼有五心烦热,午后低热,或夜热早凉,可配用:玉竹、麦冬、沙参、石斛、地骨皮、青蒿、柴胡等。
3.气虚型
多见于风寒感冒,兼有无力气短,声音低弱,可配用:黄芪、党参、白术等。
4.血虚型
多见于风热感冒,兼有面色萎黄,心悸头晕,可配用:生地、当归、黄精等。
兼症
一、头身疼痛用药:
(一)头痛: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四种:
1.太阳头痛:痛在巅顶脑后,可用藁本、羌活。
2.阳明头痛:痛在前额眉骨处,可用白芷。
3.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太阳穴,可用蔓荆子。
4.少阴头痛:痛在颅内,可用细辛、延胡索。
(二)身痛:头颈部痛用葛根,上半身痛用羌活,下半身痛用独活,腰背酸痛用狗脊。
二、咽痛失音用药:
(一)咽痛:可用山豆根、射干、马勃、青果、桔梗等;薄荷、牛蒡子也有治疗咽痛的作用。
(二)失音:可用蝉蜕、胖大海、木蝴蝶、凤凰衣等。
三、鼻塞流涕用药:
白芷、辛夷、藿香、苍耳子、细辛、鹅不食草等。
四、口干口渴用药:
外感风热可用淡竹叶、芦根、葛根等;热盛津伤、口大渴可用知母、天花粉、麦冬等;兼有气虚者可用西洋参。
五、咳嗽用药:
干咳可用霜桑叶、炒杏仁、炙百部、紫菀、款冬花等;咳痰色白质稀量多,可用细辛、干姜、半夏、陈皮等;咳痰色黄质稠,可用黄芩、瓜蒌、知母、桔梗等。
参考现代药理研究用药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感冒病毒作用的药物有:
麻黄、桂枝、防风、紫苏、牛旁子、藁本、香薷、佩兰、大青叶、板兰根、青黛、金银花、连翘、贯众、鱼腥草、菊花、马齿苋、蚤休、白头翁、秦皮、射干、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虎仗、紫草、赤芍、丹皮、茵陈蒿、夏枯草、侧柏叶、地榆、石韦、胖大海、青果、独活、老鹳草、丁香、槟榔、艾叶、百部、紫苑、前胡、五味子、黄精、桑寄生、生甘草、金樱子、柯子、鹅不食草、大蒜液等等。
从上述药物可以看出,抗病毒药物以清热解毒药为多,也有少量补益药,在应用时仍以辨证为主,符合辨证要求时,可适当配伍。
发热是感冒的常见症状,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草药,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的,这一类中药较多,如柴胡、防风、蔓荆子、菊花、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栀子、丹皮、紫草、水牛角、茵陈、汉防己、威灵仙、地龙、淡竹叶、石斛、冰片等。
第二类是:通过兴奋汗腺而发汗解热的,这一类中药有: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香薷、薄荷、牛旁子、柴胡、升麻、葛根、浮萍、秦艽、白藓皮等。
其它解热药还有:大青叶、牛黄、丹参、甘草、玄参、羚羊角、蝉蜕、连翘、金银花、细辛、香附、穿心莲、薏苡仁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解表药和许多清热解毒药都有退热作用。
配伍用药要点
根据上述辨证用药表,可以针对症状灵活选药组方,但在临床辨证配伍用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辨别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
一是在传染性上,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是许多人集体发病;而普通感冒多是散在发病。
二是在症状上,流行性感冒症状比普通感冒要重,发热多在39度以上,全身症状也明显。因此在选药配伍组方上,两者截然不同。流行性感冒要选用发汗力强的药物,特别是要用轻清发散的清热解毒药,而且在用量上要重;普通感冒多选用发汗力弱的药物,用量也轻。但从配伍而言,由于流感集中发病,症状大多相似,选药组方差别不大。普通感冒四季都有发生,因季节兼夹邪气有所不同,选药配伍较为复杂,如夏季多为湿邪,应以祛湿药为主组方,兼有食积气滞,又当配伍消食行气药,兼有腹泻,又当配伍利湿止泻药等。
二、宿疾新感配伍要顾正气
宿疾是指原有其它疾病,如原有糖尿病气阴不足,又感受风寒之邪,要选用辛温解表药为主组方,同时要照顾糖尿病气阴不足的体质,适当配伍益气养阴药等。对于冠心病、中风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感冒病人,都要根据体质辨证,进行适当的配伍,做到标本兼治,既可治疗流感,又可防止旧病加重。也就是说,要辨清表实与里虚的主次,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敛邪。而且对这类病人,一般不重用发汗解表之药。因久病之人,往往气阴不足,重用发汗之剂,则气阴耗伤更甚,也不利于病邪的去除。
三、辛凉与辛温恰当配伍,使其相反相成。
一般而言,风寒外感要用辛温解表之药,风热外感要用辛凉解表之药,但在临证中还要灵活掌握。如风热感冒应用辛凉解表药,可少佐辛温透邪之品,可增强发汗功能,以利于驱邪外出,如银翘散中配伍荆芥之类。若风寒感冒内有郁热,可用辛温解表药配以清泻里热药,如麻杏石甘汤中麻黄配生石膏之类。临床实践证明,温凉同用,确能起到退热迅速之效。
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所谓因人制宜,是指老幼妇孺体质有所不同,因而选药配伍用量也有所不同。如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故不宜过用峻猛之药,以防伤其身体;又因小儿常兼食积,故多配伍消食之药,以有利于病之速愈。所谓因时制宜,是指根据季节的不同,选用的解表药不同。如夏季感冒风寒,常选用香薷而不用麻黄,因为夏季多湿,香薷祛湿力量较强;又因夏季腠理疏松,人体多汗,故不用麻黄峻猛发汗,以防伤其津液。所谓因地制宜,是指南北地域不同,选用药物也不同。北方严寒,人之腠理固密,又多兼内热,故多选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配以清泻里热之品;南方酷热,人之腠理疏松,又多兼湿,故多选用发汗力弱的解表药,配以清热祛湿之品。这正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精髓,更是取得疗效之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荆山浮屠
|
2004-6-21 16: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老大,您把教材搬来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onghaishui2
|
2004-7-5 1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有用,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eidaobucuo
|
2004-7-5 2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辨证用药规律 灵活组方治感冒
现在用中药治疗感冒的患者相当一部分是经过西药治疗后效果不佳,症状缓解慢,或者是症状加重的很多。所以,现在研究中西药物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症状之间关系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anyushi
|
2014-4-21 13: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省略N+1个字,你们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大般若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