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影响中医发展的几种思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影响中医发展的几种思潮
[复制链接]
75
|
0
|
2019-8-22 2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是当前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基本任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做起来都是一件很大的工程。而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好,思想认识到位是关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医界存在的几种思潮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里,笔者仅述浅见如下:
一、西学东渐引发的关门主义,制约中医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关门主义是伴随着西医药学进入我国而开始形成的一种思维。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医是我国的唯一医学模式,中医大夫作为医生的专有名词而存在。但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伴随着西方文化大举进入我国,并逐渐排挤中医药的主体地位。为了保持中医的主体地位,中医界内部产生了对西方医学的排斥思维。这种思维模式认为,中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互不相容。中医学是我国医学的正统,西医学是外来医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因此主张将西方医学拒于中医学之门外,对西医学尚不科学、不完善的内容进行攻击,甚至对科学的、正确的认识也加以排斥。这种思维拒绝西医学或者其他科学,主张仍旧按照传统的中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将中医做成纯之又纯的一门科学,不允许西方医学或者现代科学的渗透。而当前,这种认知模式依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开放性思维的建立。
对此,笔者认为中医药发展是建立在对时代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的。以中医产生来讲,就是充分吸纳了远古时期哲学、文学、军事等各种学科的优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作为中医就必须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以开放的胸怀,充分借鉴西方医学和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如果将自己禁闭起来,将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拒之门外,中医药要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中医药和西医学都是治病救人的医学,在理论上虽然不同,但是在治疗的目的上是相同的,这就势必为中西医提供了很大的沟通和兼容空间,两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二、盲目崇古思想形成的教条主义,制约了中医的思维创新
在中医界有一些人,常常有一种崇古的心理,认为越是古老的东西就越是正确的东西,后人不能超脱祖先的论点。有很多人认为《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的经典著作已经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凡是写中医论文、做中医讲座动辄引用经典著作中的条文。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医学上的教条主义。把经典视为圭臬,不愿或者不敢超越古人,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讲危害是相当大的,严重制约了中医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医务工作者,首先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就必然明白世上没有一成不变、完美无缺的东西。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也是如此。认为中医完美无缺、无所不能,本质上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有着相当大的危害,这就如同教条一样把人的思维完全禁锢而无法向前发展。从形势上看,中医具有较为宽泛的理论,涵盖了目前所有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但同时更须看到对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医疗效并不确切。同时,中医作为一门立足于古代文学和易学等理论之上的一门学科,依托于古代的思想和文化而存在,以整体、动态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但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而以目前的趋势来看,欲重新在现代民众之中建立起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是相当困难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对待中医,首先要肯定其正确的一面,但同时又要看到其在形式、内容、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现代中医工作者不应该抱残守缺,对中医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树立起革新创新的意识,敢于突破旧有的不合时宜的理论和方法。
三、商品经济促发的拜金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广泛渗透,中医优势成了相对劣势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金钱至上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医学的发展危害甚大。医学作为一门人道主义的学问,本身以治病救人为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放活,与之相随的是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并且侵入到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挑战者医学的人道主义本质。主要体现在,一是正规医疗行业拜金成风。医院以经济效益为指标,医生大药方、大检查;医药供应商以利润为最大追求,肆意抬高药品价格;医药审批违规操作,有关部门下水为有些非法利益主体作保护伞,等等;二是医疗行业规范不足。不法之徒制售假药劣药、发布虚假广告、非法医疗机构泛滥,等等,借助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而肆意胡作非为,聚敛不义之财,严重影响和败坏中医药的形象。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的天然优势被忽视,中医中药的使用范围被人为限制。
笔者认为,中医是当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要在中国真正解决好13亿群众的健康保障问题,首要的就是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基础性医疗服务,而中医的这种先天具有的简、便、效、廉的天然优势正适应了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健康医疗保障”目标。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当前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认识中医的价值和作用,正确引导中医界的价值观念,改变以金钱作为医院、医生绩效的考核指标。
四、盲目乐观与悲观影响了中医药的稳定发展
对于中医目前的发展局面该如何评价?中医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老中医因为感到后继无人、中医西化、阵地萎缩而产生了中医危机论;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表示了形势一片大好的乐观主义。他们认为,中医的思维模式与当今社会中人们医疗保健的自然性要求相统一,今后医学的统一模式非中医莫属;另一方面,中医墙内开花院外香,中医药已经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欢迎,并因此而提出21世纪是中医的时代的观点。作为一名中医人,笔者当然希望看到中医走出国门受到更多的人的青睐,解除更多人的病痛,使中医国粹得到更大程度的扩散和传播。然而笔者又不能不对目前中医药的发展局面产生一些担忧:首先是这种对中医高度评价的论点并没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药发展如何只能用现实来说话。当前中医药发展的难题不容忽视:一是中医教育、中医临床严重西医化局面如何扭转是难题;二是中医阵地严重萎缩、中医人才培养偏位、如何巩固已有阵地和促进新的发展是难题;三是在现代人中实现中医思维的重新建立是难题,等等。对于中医药的对外发展,问题也不少。中医作为一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中国人自己都做得不好,很多理论现代中国人尚且理解不了,对于外国人来讲就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当前,中医在国外的应用层次相当低下,真正地纳入西方医学体系尚待时日,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洋中药”返销进口有增长趋势;外国人学习和使用中医,主张的是实用性,多属简单的技能操作,缺乏中医理论的指导,他们应用中医药的结果就会像日本一样走向“废医存药”的地步,对于中医的发展没有实质上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药的对外扩展并不等于中医药的发展,使用中医药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医药。
因此,对于中医界目前存在的认知模式必须高度重视,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中医进行科学的评价,查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正确评估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查摆问题,下功夫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深刻分析中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良好的心态,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灰心丧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世纪对中医药发展的挑战,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