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伤寒论》“欲解时”是什么含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伤寒论》“欲解时”是什么含义
[复制链接]
179
|
0
|
2019-8-23 01: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是任何尊重历史的学者在研究《伤寒论》时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少数学者却故意否定人与天的关系,希望把“欲解时”的内容从《伤寒论》学术体系中淡化甚至剔除。之所以有这种分歧,原因在于“欲解时”的临床意义尚未得到公认。近来在银屑病的临床中,笔者又一次发现“欲解时”的重要临床价值——不仅冬重夏轻的银屑病可以判断为太阳病,而且逢夏才发作的银屑病同样可以考虑为太阳病。
何为“欲解”?“欲解”就一定是病解向愈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欲解”的结果是病的外在表现加重?
《伤寒论》第193条云“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第240条云“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为申时,申时为阳明主时。传统认为,193条说的是,阳明病在阳明主时会“欲解”——即减轻;而240条说的是,如果阳明主时病情加重,也要考虑“属阳明”。这就是说,阳明病在阳明主时会有病情加剧和减轻两种可能的情况出现。历代医家对此点逐渐达成共识,如清代尤怡《伤寒贯珠集》说:“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舒驰远《伤寒集注》云:“正气得所王之时则能胜邪……腹邪实盛,正不能胜,惟乘王时而僅与一争耳。是以一从王时而病解,一从王时而潮热,各有自然之理也。”皆谓患者阳气逢天阳趋势之助,“欲解”而非“必解”。
病情的轻重是正邪之争激烈程度的外在表现。正邪交争加剧,则表面看起来病重;正邪之争无力,则表面看起来病轻。六病主时,人体得天阳之助,而与邪争,邪气不盛则正气得天助,战而胜之则解;邪气若盛则正气得助,可争,但战而不胜,反见症状加重。如果正气本弱,无力与邪争,表面看不到症状,但主时到了,得天之助,便会开始交争,表面看起来病情在加重,实际上反映的是正气得天助在抗邪,原本表面上无症状实际是病更重的表现。
“欲解”应该理解为想解决问题的趋势,具体结果是“解”了,还是“剧”了,均不出“欲解”范畴。
银屑病患者多冬重夏轻规律者,夏天轻,可以理解为“欲解”,“欲解”于一年的“巳至未上”,可以提示病“属太阳”。
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如冉某,女,40岁,病史8年,每于夏季皮损出现,皮损仅局限于头顶部和腰部,发病与潮湿有关。刻下:左脉沉细弦右脉细缓滑,舌下淡青,舌苔根白腻。夏季出疹,其他季节无疹。是说明夏天她身体最差吗?还是反过来说明她夏天身体正气战斗力最强呢?
答案是,她在夏天得天助才可与寒湿之邪抗争,而出现皮损,说明了邪气之深、之盛。其他季节,无天助,正气根本无力与邪对抗,所以无症状。
第240条说 “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我们可以按此原理推导出“夏日病情加重,属太阳也”的结论。据此结论我们判断其有太阳病,另据其发病与潮湿有关、脉沉缓、苔白腻考虑有太阴病,辨为太阳太阴合病,治以肾着汤与麻黄汤原方,肾着汤饭前服治其太阴病;麻黄汤饭后服治其太阳病,并且强调皮损外涂温酒,放胆吃“发物”,中午前后晒太阳等具“太阳时相”作用的治疗措施,“盛者夺之”,务求“发之”使“开”。
此患者非常认同笔者讲的 “给邪出路”才会达到不复发的目的,不是盲目的听从,而是因为其看到周围有患者接受笔者治疗2月、临床治愈后3年未复发、并且一直坚持吃发物的例子,便确信无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雪贝贝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