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大肠液亏证与大肠燥结证鉴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大肠液亏证与大肠燥结证鉴别
[复制链接]
113
|
0
|
2019-8-23 0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定 义
大肠液亏证:大肠津液亏虚,失于濡润,传导不利所引起的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和津伤阴损,浊气上攻的证候。
大肠燥结证:邪热结于肠道,消灼津液,津伤肠燥,壅塞气机,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腹胀痛拒按,便秘,日晡身热等症状。
病 因
大肠液亏证:高热病持续不解,损伤津液,或汗、利太过,或产后失血过多,血虚不润,或素体阴液不足,或脾胃虚弱,营血化源不足,不能输津下润大肠,或年老肾虚,津液虚衰,均能导致大肠阴液亏损,正如《医宗必读》所云:“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
大肠燥结证:邪热内结大肠,或嗜食辛辣酒肉厚味,燥热内结,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大便不通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垢结,壅塞不通也。”或阳明炽热,熏灼大肠,伤津耗液,传导失调;或肺热不解,下传大肠,而致肠燥屎结,故《医醇义》云:“大肠受燥热,则脏阴枯槁,肠胃不通,大便秘结……”
病 机
大肠液亏证: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脾胃主受纳腐熟、消化运行水谷,若脾胃阴亏,不布津液下达大肠,则大肠失润,而成便闭。《冯氏锦囊秘录》对产后所致的胃肠津枯便秘的机理,做了精当的论述:“产后二便不通者,因肠胃本挟热,产后水血俱下,津液耗竭,肠胃枯涩,热气燥结,故令不通。”“产后便难者,由肠胃无血也……产后津液耗损,胃中枯燥,而精微不及下输,是以糟粕壅滞,故令便难……今产后大虚,胃中元气已亏,二肠津液并损,故便难者,此具宜也,惟宜调整中养血。”肾开窍于二阴,二便的排泄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且肾寓真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医学正传》)。“邪在肾,亦令大便难。所以尔者,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所以尔者,为津液枯竭,致令肠胃干燥”(《诸病源候论》)。肺为水之上源,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津敷布,下润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成方切用》谓:“肺为高清之脏,水出高原。”若肺阴亏虚,肃降功能失职,津液不能输布润降于大肠,则大肠失于濡养,传导功能失调,亦致便难而闭。总之,肺不布津下润大肠,脾不输津通润大肠,肾液亏乏,肠胃干涩,均能形成大肠液亏证,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调,糟粕不行,浊气上攻。若虚坐努责,长期便秘,也可引起痔疮和肛裂。
大肠燥结证:多因燥热内结肠道,热盛伤津,津枯肠燥。阳盛壅遏,气机阻塞,大肠失于传导而致便秘。故《金匮翼》云:“热秘者,热搏津液,肠胃燥结,伤寒热邪传里,及肠胃素有积热者,多有此疾。”虽病位在肠,多与胃关系密切,阳明胃家实证,多由邪热与燥屎相搏结而致腹满燥实证。《伤寒全生集》认为:“若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发黄、狂乱、大便燥实不通,或手足乍冷乍温、腹满硬痛、喘急,此是正阳明胃腑本实病也。”大肠燥结证,系由胃肠热盛耗津,燥屎内结,阻塞气机,腑气不通,气血涌盛。若邪热迁延不除,进一步耗液伤津,热势虽渐减,但津亏仍重,可发展为大肠液亏。若火热炽盛,灼伤血络,则大便下血,“积热者,其脉洪数。纯下鲜血,甚则兼痛”(《大成》)。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针道天下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