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内经》论积聚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内经》论积聚
[复制链接]
143
|
0
|
2019-8-23 01: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积聚,指腹内有积块的一种病证。积块固定,有形可查,痛有定处者为积证;积块不固定,时聚时散,痛无定处者为聚证。积聚又称为癥瘕,积证可称为癥,聚证可称为瘕。积与聚是同一病的两个证,从病理发展上,聚证可发展为积证。
病因病机
积聚的病理基础为气滞血瘀,总体由脏腑气机功能失调所致。《灵枢·百病始生》将积聚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病因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寒邪、饮食居处失调、情志太过,但总体不离外感、内伤两大途径,其发病的病理过程也归纳为寒侵、气逆、瘀血、津凝、痰滞几个方面的综合变化。
外感
感受外寒或寒湿之邪,常客于肠胃之外的膏膜络脉或侵犯人体之下部,寒聚日久,津凝血结,逐渐形成积聚证。如《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寒邪由皮毛而入,经肠胃膜原留著于经脉,导致气血瘀滞,日久成积。《灵枢·百病始生》又云:“厥气生足悗,悗则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久成积。”张志聪注云:“悗,闷也。邪气厥逆于下,则足胫悗而不得疏利矣,悗则生寒,寒则血脉凝濇,而寒气上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久而成积矣。”
内伤
忧怒情志太过或饮食、起居不节可致气机不畅,气滞血凝或损伤肠胃之络而成血瘀,引发积聚之证。《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濇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张介宾注云:“此言情志内伤而夹寒成积者也。寒邪既中于外,忧怒复伤其内,气因寒逆而成积,此必情性乖戾者多有之也。”可见,情志内伤,自身性格因素对积聚证的发生亦较为重要。《灵枢·百病始生》亦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暴饮暴食、劳伤过度损伤肠胃之络,瘀血与津聚共同导致积聚之证。
分类
《内经》根据积聚证积块存在的部位特征、病因病机及脉象分为以下数种。
肥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马莳注云:“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盖肝素有积,其脉虽急而渐微也。肝脉微缓,则土不胜水,当成水瘕而为痹也,水瘕者水积也。”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形成之证,属积证。其临床特征多有胁下突出若覆杯,如肌肉肥盛之状。
伏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张志聪注云:“伏梁乃心下有余之积,故微主邪薄于心下也。心主血,热则上溢而时唾血也。”《素问·腹中论》亦云:“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由上可见,《内经》中所载“伏梁”之证有两种,同属积证,但两者的症状、病机又有所不同。其一即为本证之义,心之积,因心气郁结,血瘀凝滞而成;其二为发病部位以腹部为主的肿块,因血瘀化脓,上可呕血,下可便血之证。心积之伏梁证,其临床特征多有肿块位于心下至脐,甚则达脐下,大如臂,状若桥梁。
息贲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马莳注云:“肺得滑脉而甚则火盛病积,当为息贲之积,而其气上逆也。”此证属积证,为肺气郁结,气失宣降,气聚而成积,其临床特征多有右胁下肿块,呼吸气急,喘息不止。
膈中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马莳注云:“若得急脉而微则木邪侮土,其在上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脾气不上通也。”此证属积证,为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司,气滞不通而成积,其临床特征多有胃脘痞塞,饮食水谷入胃后复吐出。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针道天下
岚峰pisce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