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
[复制链接]
97
|
0
|
2019-8-23 0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定义
肝火上炎证:多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经气逆火升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肝经所过部位的头、目、耳、胁所表现的里实热证为特征。
肝阳上亢证:多因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亢盛于上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头痛、眩晕和腰膝酸软、足轻头重等上盛下虚的临床特征。
病因
肝火上炎证:多因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五志过极化火,使肝火盛,或突然精神刺激,损伤肝木,火气内生,或平素阳盛之体,易感热邪,内伤于肝,引动肝经之火,循经上炎。或过用温补辛燥之品,化火化燥,使肝经火盛。
肝阳上亢证:多因肝气郁结化火,损伤肝阴、肝血,肝之阴血不足,不能制约肝阳,则阳亢于上,或肾阴亏虚,多由房劳过度,劫夺肾精,水不涵木,阳失潜藏,肝阳偏亢,或过食辛辣温燥动火之品,导致化热化火,损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亢盛。
病机
肝火上炎证:因肝经之火炽盛,故“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火有炎上之性,故皆见于上部也”(《引经证医》),多表现上部症状。或扰乱神明,或上扰清窍。肝木升发,肺主肃降,一升一降,调节气机的动态平衡。肝之经脉贯膈上肺,若肝火循经犯肺,肺失清肃,则气逆喘咳。若火热极盛,风火相煽,引动肝风,而致热极生风。若热邪炽盛,耗灼津液,阴液亏损,筋脉失于濡润滋养,则引发痉病。若肝火横逆,克犯胃土,则肝胃蕴热,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痛,嘈杂吞酸。若肝经气火郁于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则多见淋证,小便涩滞不畅,滴沥刺痛,腹满胀痛。总之,肝脏属木属风,肝气升发,喜条达柔顺而恶抑郁,若气郁木盛,多生肝火。肝火燔灼,气火逆于上,则头痛,眩晕,不寐,狂躁;横逆于中,则胁肋、胃脘灼痛,或吞酸、嘈杂;气火郁于下,则小溲涩滞而为气淋。同时,肝木需肾水为之涵养灌溉,心血为之濡润,肺气肃降以制约肝木之升发,脾土营运以培植肝木之茂盛。若他脏功能失调,则易导致肝木郁滞而引发各种病证。。
肝阳上亢证:多由肝肾阴亏,阴不制阳。故表现为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亢阳无制,风阳上升,闭阻灵窍,引动肝风,而致卒中。若肝阳偏亢之体,外因大怒则导致肝气横逆,气机逆乱,血随气升,气血壅滞于上,阻塞隧窍,而发生血厥。或素有脏气不平,痰浊内宿,肝肾阴液不足,无以敛阳,易生风生热,一有七情失调之怒恚、忧悲、恐惊等诱因,则风阳暴张,引动伏痰,痰火气逆,蒙蔽神窍,走窜经脉,病发痫证。肝肾阴亏于下,虚火内生,则可见阴虚火旺证的表现,同时亦有肝肾精血俱亏的症状。因肝藏血,肾藏精,肾中之精,有赖于肝血的不断化生,而肝血的生成,则需肾中精气的气化。即血能生精,精能生血,故称之谓“精血同源”。若肝血亏虚,则血亏无以化精,遂致肾精随之而虚,若肾精不足,肝血不得肾中精气之气化,则肝血亦随之而少,故肝肾之精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肝肾阴亏,临床可同时并见肝血虚证和肾精不足证的证候表现。总之,肝肾同源,故肝肾生理、病理关系极为密切,相互制约,互相影响。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或相火妄盛;若肝阳、肝火过旺,多下劫肾阴,而致肾阴亏虚。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