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银屑病发汗不彻转阳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银屑病发汗不彻转阳明
[复制链接]
194
|
0
|
2019-8-23 0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伤寒论》185条云:“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对于“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笔者理解为:太阳病发汗当到位,到位则病可在太阳解。如果发不到位,由于“发表不远热”,便会增加体内郁热,而变为阳明病。
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有一段话似乎是专门为此作注:“夫辛甘热药,皆能发散者,以力强开冲也。然发之不开者,病热转加也。”河间本意在表述“辛甘热药”不好把握,不如加入寒凉的药物稳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出:如果用得好,温药“力强开冲”,可以让疾病快速治愈。加入寒凉药物,会制约“辛甘热药”的“开冲”之力,在治疗慢病的时候正好让治疗的节奏慢下来,与疾病相吻合;但是另一些时候寒凉掣肘,却会错过疾病可以速已的有利时机,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正邪势均力敌交争之际,体实而病重之时。
笔者在《银屑病患者冬季慎食发物》(发表于2011年11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第4版)一文中,仿照河间格式,描述了“发物”使用不当对于银屑病的影响:“发物,力在加热而发散。发之能开者,其热自散,腠理自通达;发之不开者,内热转加,腠理闭结转甚。”
银屑病为《内经》所云“其在皮者”的表证,临床多见肌腠不利,内有郁热之证,以“发”来取“汗”,要点在于“力强开冲”。“发之”是方向,“汗”才是“发之”到位的标志,只有遵循“发之”的方向,并且到了“腠理开通”的程度,才能出现“汗泄热退而愈”的结果。如果“发之”,但是“不开”,病不仅不解,反会加重。很多时候会“转属阳明”。《伤寒论》中提及很多手段,如“温服”、“温覆”、“啜热稀粥”、“后服促其间”等都是为了加强开冲之力,使汗出可“彻”而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青橄榄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