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肾气不固证与肾不纳气证鉴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肾气不固证与肾不纳气证鉴别
[复制链接]
60
|
0
|
2019-8-23 01: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定义
肾气不固证 是肾气不足,封藏无权,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故以膀胱失约,精关不固及带脉、任脉失固为临床特征。
肾不纳气证 肾气虚弱,不能摄纳,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常见呼吸急促,不足以息,动则尤甚等临床表现。
病因
肾气不固证 年高肾气渐衰,或房劳过度,或久病重病,损耗肾气,或小儿先天肾气不足,以上诸因,均可导致肾气虚衰,固摄失职。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肾主水,劳伤之人,肾气虚弱,不能藏水,故小便后水液不止而余沥。”“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肾主水而开窍于阴,阴为浮便之道,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主骨髓而藏于肾,虚劳肾气虚弱,故精液少也。”“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
肾不纳气证 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渐累肾脏,消耗肾气,肾“纳气”作用减退;或房劳久病伤肾,或年高肾气虚衰,均可导致肾气不足,摄纳无权,肺气难续,发为喘证。正如《医宗己任编》所说:“况喘症之虚者,由元海无根,致肾气不纳。”
病机
肾气不固证 肾开窍于前后二阴,与膀胱互为表里,若肾气不固,则常可表现膀胱失约,小便的改变;肾主生殖,藏精,为封藏之本,肾气虚则精关不固;妇女则表现为冲任、带脉不固等疾患。因此,古人认为:“《经》曰:肾主大小便。又曰:肾司开阖。又曰:肾开窍于二阴。可见肾不但主小便,而大便之能开而复能闭者,肾操权也。”(《医贯》) “肾精贵乎走涩,膀胱常欲气化者也”(《重订严氏济生方》)。“肾虚不能传制水液,故随饮随小便。”“小便白而多,夜尿多,小便数,小便不通,小便难,遗尿,尿床皆由肾虚所致。”(《诸病源候论》)
肾不纳气证 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深度,须赖肾的纳气作用,才能防止呼吸表浅,故称肾为气之根。生理状态下,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协调配合,则呼吸通畅,正如《类证治裁》所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医碥》亦云:“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肺司呼吸,气之出入于是乎主之,且气上升至肺而极,升极则降,由肺而降,故曰肺为气主。肾主纳气,故丹田为下气海,肺为气主,故胸中为上气海。”若肾气亏虚,摄纳无权,故表现为肾不纳气的证候。若气虚日久,伤及阴液,则可出现肾之气阴两虚的证候,除兼见肾气虚的表现外,尚有口干心烦,面赤,手足心热,气短息促,舌红,脉细数的表现。若喘久不愈,必伤于心,心失其主血脉功能,则血行不畅,瘀阻于内,而见心悸,口唇、爪甲、舌、颜面青紫,脉结代等症。若喘促持续不解,气损及阳,阳虚而气脱,则形成孤阳外越的病理转归。故《医贯》说:“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而烦躁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而无为辨耳。”总之,肾不纳气证候,除具备“喘”的特点外,尚有肺肾气虚的表现,若进一步发展,则可形成气阴两虚,或累及于心,心血瘀阻,甚则虚阳外脱的危证。
鉴别要点
肾气不固证 腰膝酸软,面色白而少华,神疲倦怠,听力减退,小便清长而频数,余沥不净,甚则尿失禁,遗尿。男子早泄遗精,女子白带清稀量多,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以膀胱失约,精关不固,冲任带脉失固和肾气虚证共见为临床特征。
肾不纳气证 咳喘气急,不足以息,呼多吸少,气不接续,动则尤甚,不得平卧,张口抬肩,语声低微,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自汗,舌淡苔白,脉沉弱。以久病咳喘,呼吸气急,喘不得卧,动则尤甚和肺肾气虚证共见为临床特征。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