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一味泻火 会让火更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一味泻火 会让火更旺
[复制链接]
43
|
0
|
2019-8-28 04: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每到冬季,“上火”一词出现频率大大增多。从医学角度来讲,“上火”既不属于某种疾病,也谈不上是专业医学术语。它只是一个国人都能听懂的民间俗语,是对一种症状的泛称。甘肃省中医院教授王自立解释,中医所说的“上火”泛指各种炎症,特别是头面部,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咽部等部位的炎症。虽然都是上火,但有虚实之分。只有分清“虚火”、“实火”对症调理治疗,才能药到病除,否则会适得其反。
“上火”多是邪惹祸
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能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命能源,推动生命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火在一定范围内是必需的。但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表现出病症,统称“上火”。中医认为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王自立说,中医认为火有外来之火和内生之火,外来之火如感冒后引起发热,咽干、咽痛、口唇干裂等;内生之火,又称“内火”或“内热”,可由外邪不解,入里化热,或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火热内扰,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症状。
盲目进补燥上加燥
王自立认为,冬季爱上火的原因,多为寒冷干燥,室内普遍使用暖气,燥热的室内环境加上干燥的天气,就易消耗体内水分,出现津液不足的现象,如口干、咽干、眼睛干涩等,如再不注意饮食调理和及时补充水分,就易导致体内平衡失调而“上火”。
同时,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御寒,但牛羊肉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当归等滋补品,使“燥上加燥”,如果长期食用体内容易积热,也会造成“上火”。
情志失调也会致“上火”
“作息时间不规律也是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可以导致上火的因素。”王自立说,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些人晚睡早起,有些人彻夜不眠,长此以往,夜间休息不够或过度劳累,消耗人体气阴,导致阴虚火旺,也是“上火”的原因。
情志失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上火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又称“五志之火”。王自立介绍,人若长期有精神压力或情志抑郁,会影响气血阴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郁化火,以肝火最为多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火旺。
“灭火”首辨虚实
“上火了,就泻火、灭火呗。”这可能是很多人固有的认识。王自立说,其实“上火”有“虚”、“实”之分,中医将内火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肾火等几种,各脏腑的“火”也有虚实之分,因此症状也各异,所以当我们出现上火症状时,一定要先辨清虚实后,对症“灭火”。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火就是实火,而忽视了虚火致病。
王自立强调,实火和虚火不仅发生原因不一样,临床表现不同,而且治疗原则及具体治法也不同,如果不管上火是实是虚,而一律用同一方法清热泻火,则有可能非但治病不成,反而加重病情。
饮食清淡防“上火”
冬季少食辛辣、火锅、煎炸、烧烤、过于油腻的食品,适量进食牛羊肉、葵花子、韭菜等辛温助热之品是可以有效预防上火。王自立强调,尤其湿热体质的人,饮食更应该以清淡为主。
王自立说:“对于目赤肿痛,口干口苦属中医‘肝火’者,可饮枸杞菊花茶,平肝明目;口干咽燥,干咳无痰属中医‘肺火’者,可进食冰糖雪梨汁、百合银耳玉竹汤,清泻肺热;口舌生疮属中医‘心火’者,可用玉米莲子羹,清心泻火;食不知饱,口臭,大便干结,属中医‘胃火’者,可用鲜萝卜汁、绿豆粥等,清泻胃热。”
“上火”虽属小病,但它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引起足够重视,如在简单的食疗后,病情仍不能缓解且持续时间较长者,要去正规医院诊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