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看病会选中、西医, 经济又有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看病会选中、西医, 经济又有效
[复制链接]
82
|
0
|
2019-8-28 05: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选择去医院,无论西医院还是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我们国家现实医疗体系中,都有中医和西医两套医疗体系的存在,就是在西医院也都有中医科,在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有较完备的西医。是首先选择看中医还是看西医,一般患者都会首选西医,一部分有就诊经验的患者可能根据自己患病的情况首选中医或中医、西医都看。中医和西医各有自己的一套认知方法和理论体系,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他们都是以研究人体为对象,都是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我们国家医疗体系中有中医和西医两种体系的存在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优势,使得我们比世界其它国家的人们有更多的就医选择,也能获得更全面和完善的疾病治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怎样选择中医或西医,找到更适合自己病情治疗的方法和手段呢,有必要谈谈中医和西医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优势和特色,使我们能够找到适合的临床路径,有效安全经济和便利地看好我们的病。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知识,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至今保持着与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中医有“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等医学理念,在诊疗中注重整体,以人为本,个体化辩证论治,取法自然,治病方法以中药为主,而中药来自于大自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由于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应用,现代中医也用许多西医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现代西医,起源于西方,传入我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总体上来说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是医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产物,发展日新月异,在诊疗方面有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我们应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它们的区别不是简单的新旧之别,更不是先进和落后能一言以蔽之的,它是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的差别。两种医学的存在和交流共同推动人类医学的进步。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需要多种方法和技术来面对。
如何选择中医和西医,具体来说,中医治病周期长,治疗效果一般情况较慢,但整体效果好;西医治疗周期短,效果一般情况较快,局部效果好。从费用来说,中医便宜,西医昂贵;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跌打损伤、接骨疗疮、不孕不育等方面有“绝招”;而西医在手术、器官移植、整容等方面有优势;对于中医来说,对急症、器官损伤方面难于应对;而西医在对大面积病、全身性疾病、慢性病、久病、疑难病方面也有局限性。以下是中医看病的优势领域,可选择或优先选择就诊。
1.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感冒、乙脑、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2.老年性疾病:如中风预防和康复、脑梗塞、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稳定期、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等。
3.免疫性疾病:如顽固性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4.功能失调:慢性消化不良、肠道易激惹综合症,习惯性便秘,脑供血不足、睡眠障碍、眩晕症、心脏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5.慢性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呼吸道病变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
6.肿瘤:特别是中晚期肿瘤,中药能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在改善症状保护免疫系统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7.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8.儿科疾病:消化不良、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免疫力不足等。
9.皮肤病:如皮炎、湿疹、银屑病等。
10.外科疾病:如脉管炎、骨髓炎、肝胆结石、肾结石、颈椎病、椎间盘疾病、骨折、股骨头坏死等。
上述病症只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些情况,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在整理和推广近300种适合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症。各地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也有别,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中医临床专科就诊,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当然,目前大多就医的状况是,在明确西医的诊断的后选择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部分患者是先选择西医治疗,在疗效不好或副作用多的情况下再看中医。中医在对一些需长期服用西药的病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病、癫痫等,可配合中药治疗,能减少西药的用量,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此外,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增强体质、调理亚健康、延年益寿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看中医或西医,也要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和不同阶段以及身体状态,还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从而找到最佳的方法和途径,也避免耽误治疗。
文章作者:彭康,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
文章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e3565201010wm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开飞机的穷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