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中风康复 适度关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风康复 适度关怀
[复制链接]
149
|
0
|
2019-8-28 07: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风发生后,多数老年人会出现偏瘫、全瘫等情况。超过半数的中风患者家属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出现“超保护”现象。对此有专家指出,对于一个需要康复的患者来说,什么样的照顾都比不上帮助他重新实现独立做事、独立行动更宝贵。
中风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就进入了康复锻炼阶段。这时,病人主要是通过一定方式的运动锻炼,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增进身体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使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按摩、由别人帮助的被动运动和病人自己参与的主动运动。
虽然,医务人员提倡康复锻炼越早越好,但是病人和家属还是对早期锻炼顾虑重重,特别是脑出血病人,更是担心早期活动会引起再出血。其实,康复锻炼引起再出血的机会很小。医务人员总结出,脑出血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只要血压平稳,动作不猛,就不会引起再出血,而康复锻炼开始太晚会丧失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最佳时机。
还有人认为,中风病人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再锻炼病人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更多地恢复,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很多病人在中风1年后,身体功能仍有改善,而且不坚持进行锻炼,已经恢复的功能往往会退步。
一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脏器病变的病人担心锻炼会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脏病发作。其实,中风的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过度,一般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
所以,专家们提倡中风病人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进行锻炼,促进病体康复。
民间有一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病床前有一个尽心尽力的照料者,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则对老人是最大的安慰。但从康复医学的角度看,这种“周到”的照顾有时也是错误的。家属应该在照料老人时,仔细想想如下一些问题:
1.病人是否经过了正规的康复治疗。
2.他的受损功能恢复情况如何,如果没有完全恢复,剩余的一部分能不能用器具来替代。比如病人走路比较困难,是否给他买了助行架或轮椅,让他能自己走一段路。
3.家庭是不是对病人有“超保护”现象,即病人可以做的事情不让他做,这是完全错误的。独立做事,是使人长寿、使人觉得自己生命有价值的最好办法。
悉心照顾和“超保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真正的照顾并非单纯的服侍,而是要竭尽所能帮病人恢复功能,功能锻炼越早越好。对于一个需要康复的病人来说,没有比恢复独立行动更为宝贵的。
为防止瘫痪肢体肌肉关节挛缩,陪护人员应从发病的当天或第二天起,每天定时让患者进行被动性运动,即帮患者进行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关节,要活动每一个关节,并达到最大限度,防止关节强直。
二是肌力,被动活动肢体能够保持肌力,防止废用性萎缩。开始时活动范围要小,不得超过90度,动作要轻,防止脱臼。
此外,中风导致偏瘫的病人还要防止骨质疏松。偏瘫病人如不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很容易出现骨折。骨质疏松的治疗,除通过饮食和药物补充一定量的钙制剂外,一定要尽早地活动肢体,哪怕是被动性活动。对于已无生命危险的病人,可以尽早由人搀扶坐起或行走,这样比药物更能促使瘫痪肢体的康复。(朱闻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