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警惕霉变粮食“毒”从口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警惕霉变粮食“毒”从口入
[复制链接]
168
|
0
|
2019-8-28 0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避免食用赤霉病麦
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口粮。然而,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如果保存不当,小麦很容易遭到病菌侵染,发生霉变,引发食物中毒。
赤霉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小麦疾病,是由镰刀菌菌种引发的世界性流行性农作物病害。生了赤霉病的小麦通常被称作“赤霉病麦”,麦子上所带有的有毒成分——赤霉病麦毒素,就是造成霉变小麦食物中毒的元凶。
其实,小麦赤霉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每隔几年,赤霉病在我国就会有一次流行,流行过后,人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被毒素污染的面粉吃进肚子,造成食物中毒。赤霉病麦中毒潜伏期一般为十几分钟至半小时,长的可达数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嗜睡、流涎、乏力、食欲丧失,部分病人还会有面部潮红、发热、怕冷等症状。赤霉病麦毒素抗热能力很强,一般的加热消毒对它不起作用。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霉变粮食中毒的特效药物治疗,症状通常会在1~7天自行消失。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避免霉变小麦中毒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介绍,家中购置的麦仁,经过了一个夏天的储藏,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异常。仔细对比小麦麦粒的形态、颜色、味道和重量等,霉变麦粒与正常的存在明显差异。霉变小麦麦粒小,皱缩、干瘪,呈灰白或青白色,但表面或麦胚部有明显粉红或紫红色斑,质地疏松易粉碎。称一称会发现,麦仁重量比经放置前减轻了,也就是说,千粒重(即1000粒麦粒的重量)低于正常麦粒。如果面粉色泽发灰发绿,闻上去有股潮湿的霉味,应当立即丢弃。一旦误食发生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对于粮食作物生产和销售环节而言,应当加强田间和储藏期的防菌措施,尽可能选用抗霉粮食作物品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及时脱粒、晾晒,降低谷物水分含量至安全水分;贮存的粮食要勤翻晒,注意通风,做好粮食储存过程的防霉工作。小麦、玉米、花生等受潮后要及时晾干晒透,防止存储过程中霉菌污染。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及相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粮食加工过程的管理,若发现受到霉变污染的粮食作物应当妥善处理,不可加工制售食品。情况严重的要及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确保生产加工的食品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吃花生、玉米也要小心
现在是玉米、花生丰收的季节。不少家庭都喜欢煮上一盆五香花生,或煮上几棵玉米棒子,既能当主食又能做零食。一天,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女士偶然间发现,几天前买的玉米和花生上长出了淡淡的一层黄色“绒毛”,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这样的玉米和花生还能吃吗?
高温多雨的季节,空气湿度大,花生、玉米等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妥善保管,很容易发生霉变,滋生黄曲霉菌。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可以破坏动物肝脏组织,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因而是世界公认的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动物实验证明: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喂老鼠,一年后可使老鼠发生肝癌。世界上许多黄曲霉毒素的高污染区亦是肝癌的高发区。
黄曲霉一般呈黄色及黄绿色,绒毛状,花生、玉米、红薯以及它们的加工制品是它最“钟爱”的宿主。黄曲霉毒素比较稳定,耐高温,裂解温度为280℃,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如果黄曲霉毒素在体内堆积到了一定程度,会产生头晕、乏力、厌食等反应,随后很快进入肝损坏阶段,肝肿大、肝肿痛逐渐加重,黄疸持续加深,病死率可达20%。
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并不需要因噎废食。其实,花生和玉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玉米也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元素。只要吃得小心,完全可以远离黄曲霉毒素。
买回的花生和玉米要仔细检查和挑选,去除发霉、变色颗粒,并放在阳光下晾晒。黄曲霉毒素在一些虫蛀的花生和玉米颗粒中比较常见,且从外表上不一定看得出来霉菌的存在,所以,被虫蛀过的不完整花生玉米颗粒也不要吃。如果无意中吃到发霉的花生和玉米,因黄曲霉毒素有苦味,吃到嘴里可以感觉到,要马上从口中吐掉,并用清水漱口,防止食物中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医理探源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