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高血压病
什么叫高血压?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血压能维持血液在体内循环,以将营养和氧气输送到全身作为动力。这种动力是由心脏抽压动作而产生的。血压是个不恒定值,随着人体的活动而不时在改变。
每个人的血压也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血压每分钟都在改变。血压会随着精神压力、兴奋的情绪或运动而上升。当你身心放松或睡觉时,血压会随着下降。这是很正常的。血压通常会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正常水平依年龄而定。一般来说,年纪越轻,血压就越低。当血压上升并一直偏高,即使休息时也如此,就表示你有高血压了。
血压的水平与心血管病的危险密切相关。高血压的标准是人为规定的。曾经用过不同的标准,但是1999年起,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都做了规定: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及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作为高血压的最新标准。这个标准较以往的大于160/95mmHg,要更加严格了,但这样一个标准更有利于高血压的早期防治。也是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标准。
老年人患高血压的人比较多,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退,收缩压升高而来。具有以下特征:
(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
(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a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
(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也不应降得太低。
(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
(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比较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
(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
(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高血压病用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我在临床中多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服西药控制好血压,再服中药治疗并发病是个很好的选择。
李益民医生200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