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西医融合是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西医融合是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复制链接]
1054
|
1
|
2010-5-22 12: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西医融合是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中西医融合与中西医结合不是一回事,两种方法根本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医疾病概念体系为主,结合中医病态分型,采用中医方药治疗。而不采用中医的理论体系,这样时间久了,中医理论就有可能自然消退。而中西医融合是围绕中医理论的“证”概念为中心,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以中医理论概念体系为主体,以系统论为导向(因为中医概念体系,实质就是系统论理论体系,从整体论认识的方法是一致的);甚至可超越系统论(因为中医理论在两千年以前,就开始整体系统思维,现代系统论兴起也不过几十年);然后再解构与融合西医的理论知识,实现证态全方位的中西医理论融合体系。
我们不能再走那种一个秘方传男不传女,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全封闭式的、已被淘汰的老路。任何理论只有走对外开放、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道路,才能发展自己。现代交叉理论、横断理论、渗透理论在近几十年来的蓬勃兴起,产生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仿生学等新兴科学,甚至创造了电脑风靡全球,难道不是充分说明了这个方向的正确性吗?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中西医融合的创举,中西医学在概念上、语言上能够相互交流,就能使中医理论充分开放,走向世界。目前因为概念上、语言上的限制,中西医学理论在国内的中西医生之间,尚且难以交流,若与国外的医学工作者交流,就更困难了。中西医概念体系融合后,中医理论概念体系的系统整体性优势,就会凸显出来。在中医理论概念体系的框架结构下(因为这个体系的系统整体特性是先进的),结合西医对病理状态的现有知识(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融合为现代医学的中西医证态概念。这样就会使更多国内与国外的医学工作者进一步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使中医理论发出它应有的光芒。所以说中西医融合是对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没有必要担心中西医融合后,被西医所融化。应该是中西医融合后,中医这颗宝贵的金珠,其绚丽夺目的光彩,被焕发了出来,更不会被遗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qjwzt
|
2015-5-17 1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叫‘偷坟掘墓’该死,现在叫‘考古’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郝守玉郝志玲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