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妇儿类
订阅
妇儿类
下级分类: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产宝
|
产鉴
|
妇人大全良方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妇科心法要诀
|
妇科玉尺
|
妇人规
|
傅青主女科
|
广嗣要语
|
邯郸遗稿
|
活幼心书
|
济生集
|
济阴纲目
|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颅囟经
|
麻疹备要方论
|
麻疹阐注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宁坤秘笈
|
女科百问
|
女科撮要
|
女科经纶
|
女科精要
|
女科秘要
|
女科秘旨
|
女科切要
|
女科要旨
|
女科折衷纂要
|
女科证治准绳
|
女科指要
|
女科指掌
|
盘珠集胎产症治
|
评注产科心法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
沈氏女科辑要
|
胎产秘书
|
胎产心法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小儿痘疹方论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小儿药证直诀
保婴撮要-卷七-诸疟
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其证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冻饮料。盖邪气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故寒热间发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3
保婴撮要-卷八-脱肛
夫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魄门是也。巢氏云:实热则大便秘结,虚寒则肛门脱出。此多因吐泻,脾气虚,肺无所养,故大肠之气虚脱而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或四君子为主。 若脱出绯赤,或作痛者,血虚而有热也,用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肛门作痒
小儿肛痒,或嗜甘肥,大肠湿热壅滞,或湿毒生虫,而蚀肛门。若因湿热壅滞,用四味肥儿丸。大便秘结者,用清凉饮。虫食肛门,先用化虫丸,后用四味肥儿丸,外以雄黄散纳肛内。若因病不食,虫无所养,而食脏食肛者,其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便血尿血
经云:肺朝百脉之气,肝统诸经之血。又云:气主 之,血主濡之。盖荣血为水谷之精气,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脾胃有伤,荣卫虚弱,行失常道,故上为衄血、吐血,下为尿血、便血。若外感风邪则血鲜,为肠风。内伤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大便不通
《婴童百问》云:小儿大便不通,乃胃与大肠有热,以致秘结不通,用清凉饮之类。若饮食夹惊,及积滞而不通者,用大连翘饮之类。惊风积热而不通者,用掩脐法。此皆治实热之例也,余尝治之。因乳母或儿膏粱积热,及六淫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小便不通
东垣云:小便不利,有在气在血之异。夫小便者,足太阳膀胱之所生,长生于申,申者金也,金能生水,肺中伏热,水不能生,是绝小便之源也。治法:用清燥金之正化,气薄之药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诸淋
夫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二经相为表里,俱主水道,水入小肠,下行于胞则为溺。若膀胱热,则津液内涸,水道不通。肾气热,则小便淋沥,或少腹引脐而痛。夫淋有五:石淋者,肾热化石,内塞水道,痛引膀胱;气淋者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遗尿
巢氏云:肾主水,与足太阳相为表里。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卧则阳气内收,肾与膀胱之气虚寒不能约制,故睡中遗出,《内经》谓膀胱不约为遗是也。用破故纸散、益智散、鸡肠散之类主之。亦有热客于肾,干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白浊
仁斋曰:小儿尿白,久则成疳,此因心膈伏热,或乳哺失节伤脾,使清浊不分故也。《全婴方》云:小便初溺微赤,良久白浊者,乃热疳之症也。初溺黄白,良久白浊者,冷疳之症也。冷者,益黄散;热者,牛黄丸;冷热相兼者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2
保婴撮要-卷八-疳症
钱仲阳云: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或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宜,致儿为患。五脏之疳不同,当各分辨。肝疳者,一名风疳,其症白膜遮睛,或泻血羸瘦。心疳者,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1
保婴撮要-卷八-二便色白
《秘旨》云: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若大便泔白色,或如鱼冻,或带红黄黑者,此湿热积滞也。宜理脾清滞,去湿热,节饮食。若忽然变青,此是变蒸也,不必用药。若久而不愈,用补脾制肝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1
保婴撮要-卷九-吐血
经曰: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盖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故能入于脉。夫荣者,阴血也,所主在心,统化在脾,藏内在肝,宣布在肺,输泄在肾,灌溉一身,滋养百脉,诸经由此而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1
保婴撮要-卷九-虚羸
仲阳云:小儿虚羸,因脾胃不和,不能乳食,使肌体瘦弱,或大病后脾气尚弱,不能传化谷气所致。若冷者时时下利,唇口清白;热者身温壮热,肌体微黄。更当审其形色,察其见证。如面赤多啼,心之虚羸也;面青目札,肝之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1
保婴撮要-卷九-胃气虚寒
经曰: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人身气血腑脏,俱由胃气而生。故东垣之法,一以脾胃为主,所谓补肾不若补脾,正此意也。在小儿虽得乳食,水谷之气未全,尤仗胃气,胃气一虚,则四脏俱失所养矣。故丹溪谓:小儿多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0
保婴撮要-卷九-食积寒热
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其症至夜发热,天明复凉,腹痛膨胀,呕吐吞酸,足冷肚热,喜睡神昏,大便酸臭是也。有前症而兼寒热者,名曰食积寒热。若食在胃之上口者,吐之;胃之下口者,消之;腹痛 ...
分类:
保婴撮要
2015-12-6 19:10
1 ...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 192
/ 192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