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八十八证 小便不利歌
胃中干则无小便。慎勿利之强使然。(病源云。伤寒发汗后。而汗出不止。津液少。胃中干。小肠有伏热。故小便不通也。故不可强利之。)下焦有热不通泄。量病浮沉用药宣。(下焦有热者。可宣导之也。)咳而有水青龙候。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6
河间伤寒心要-伤寒心要余论
五脏六腑,应五运六气,凡病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之化,亢则害,承乃制。微则是其本经、本腑之本化,造化之化也,病甚则如金衰不能制木,木则生火,木火者,皆阳也,故风火多,兼化则风热相搏,贼其金也。脏腑 ...
分类:
河间伤寒心要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豆疮陈氏方论
读前人之书,当知其立言之意。苟读其书,而不知其意,求适于用,不可得也。豆疮之论,钱氏为详,历举源流经络,明分表里虚实,开陈其施治之法,而又证以论辩之言,深得著书垂教之体。学者读而用之,如求方圆于规矩,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口渴
湿热则口不渴,燥热则口渴,此以渴不渴分湿火、燥火也。热在血分则不渴,热在气分则作渴,此以渴不渴分热在血,热在气也。胃家痰食所滞,则口渴而不消水;胃家邪热所伤,则渴而消水。此以消水不消水,分痰食积热也。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八十九证 小便自利歌
太阳下焦有热秘。小腹必满便不利。小便不利反自利。此是抵当血证谛。(大抵热在下焦。小腹必胀满。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有瘀血也。仲景云。伤寒有热。而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血证。当下之。宜抵当丸。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6
丹溪心法-卷二-霍乱十二
内有所积,外有所感,致成吐泻,仍用二陈汤加减作吐以提其气。此非鬼神,皆属饮食,前人确论,乃阳不升,阴不降,垂隔而成。切莫与谷食,虽米饮一呷,入口即死。必待吐泻过二三时,直至饥甚,方可与稀粥食之,脉多伏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痛风论
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内伤于七情,外伤于六气,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而病作矣。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口燥
口干燥者,邪热结聚上焦,阳明胃经所主,肺热者亦有之。肺热,凉膈散。胃热,竹叶石膏 汤。身热已减,表邪已解,有下症者,三承气汤选用。少阳病,口苦舌干,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阳明病背恶寒,口干燥,白虎汤。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九十证 大便不利歌
大便坚硬或不通。柴胡承气可收功。(大柴胡汤。大小承气皆要药也。)亦有不可攻击者。歌在前篇里证中。(前篇里证歌有不可下者。)寒则溏热则垢。可见阴阳虚实候。岁火不及大寒行。民病骛溏肠胃吼。(素问云。岁火不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痎疟论
《内经》谓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必有痎疟。痎疟,老疟也。以其隔两日一作,缠绵不休,故有是名。前贤具有治法,然皆峻剂。有非禀受性弱,与居养所移者所宜用也。惟许学士方有用参、芪等补剂,而又不曾深论,后学难于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丹溪心法-卷二-痰十三
脉浮当吐。久得脉涩,卒难开也,必费调理。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湿痰,用苍术、白术;热痰,用青黛、黄连、芩;食积痰,用神曲、麦芽、山楂;风泻亦不能去。风痰多见奇证,湿痰多见倦怠软弱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唇焦
夫唇口焦裂,人身大病也。在杂症中,有脾肺心及肠胃五条;在外感门,惟手足阳明所主。 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伤寒热在太阳,则唇口不焦;热传在阳明,则唇口焦裂。故曰阳明燥热,唇口焦裂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九十一证 大便下利歌
伤寒下利多种数。要识阴阳勿差互。三阳利时身必热。三阴但温无热具。(三阳下利。身热。三阴下利。但温而不热。此其大概也。)合病自利葛根汤。或用黄芩无致误。(仲景云。太阳阳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汤主之。桂枝证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
凡言治国者,多借医为喻。仁哉斯言也!真气,民也。病邪,贼盗也。或有盗贼,势须剪除而后已。良相良将,必先审度兵食之虚实,与时势之可否,然后动。动涉轻妄,则吾民先困于盗,次困于兵,民困而国弱矣。行险侥幸,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衄血
杂症门,衄血为里症,宜清里;外感门,衄血为表症,宜散表。故曰外感衄血,邪热在经,但有经络之分,总无寒热之异,同归表热而已。三阴经无衄血,惟阳邪传入少阴,厥而无汗之症,医者见其手足冷而无汗,误认太阳表邪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1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