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丹溪心法-卷三-补损五十一
大补丸 去肾经火,燥下焦湿,治筋骨软。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川黄柏(炒褐色) 上以水丸服。 龙虎丸 补下焦。 白芍 陈皮(各二两) 锁阳 当归(各一两半) 虎骨(酒浸,酥炙,各一两) 知母(酒炒) 熟 ...
分类:
丹溪心法
2015-12-7 18:07
格致余论-涩脉论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此平人血气运行之定数也。医者欲知血气之病与不病,非切脉不足以得之。脉之状不一,载于《脉经》者二十有四:浮、沉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7
伤寒大白-卷二-喘逆
喘者,促促气急。《正传》云: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河间云: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盛而息粗。诸经皆令人喘,而肺胃二经者多。大抵喘而作嗽者,肺也,喘而呕恶者,胃也。《内经》论喘不一,皆杂症之条。若《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7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八十五证 邪中三焦歌
寸口阴阳脉俱紧。上下二焦皆受病。(仲景云。寸口脉。阴阳俱紧者。当邪中于上焦。浊邪于下焦。)清邪中上洁为名。浊邪中下浑斯应。(仲景云。清邪中上。名曰洁。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足膝逆冷便溺出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7
河间伤寒心要-附方-【心烦不眠】第二十七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 栀子(七个,锉) 豆豉(二合) 上,水二盏,先煮栀子,至一盏半,纳豉,煮至半盏,绞汁,温服。
分类:
河间伤寒心要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养老论
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何者?头昏,目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聩,健忘,眩运,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未风先寒,食则易饥,笑则有泪,但是老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身重
伤寒门,有身痛,有身重;中寒门,有身痛,无身重。可知身重皆是阳邪为患,非虚寒之谓。按身重有风湿、有风温、有风寒、有火逆、有中 。如风湿相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羌活胜湿汤重加防风。如风温身热,发汗犹灼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八十六证 多眠歌
多眠四证病形殊。风温狐惑及柴胡。更有少阴同共四。当观形与证何如。风温身热常自汗。(仲景云。风温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鼻息必鼾。)小柴胁满项强拘。(仲景云。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6
河间伤寒心要-附方-【汗后烦渴】第三十凉膈减桂五苓桂苓甘露饮益元散
桂苓甘露饮 茯苓(一两,去皮) 泽泻(一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二两) 寒水石(二两)白术(半两) 桂枝(半两,去皮)猪苓(半两) 滑石(四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下,或新汲水、生姜汤尤妙。 上共 ...
分类:
河间伤寒心要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慈幼论
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之服。帛,温软甚于布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身痒
内伤身痒,有实有虚;外感身痒,悉是表汗未出。故太阳症有身痒之条,阳明病有身如虫行,皆是表邪无从而出,故身痒但坐以汗出不彻之故。夫表有风寒,则身痛;表有风热,则身痒。总之,阳邪怫郁于肌表不得汗出,则皮肤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伤寒百证歌-卷五-第八十七证 不得眠歌
伤寒何事不得眠。汗过胃中干燥烦。(仲景云。太阳病发汗。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荣卫和则愈矣。)或因吐下虚烦致。(仲景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8:06
河间伤寒心要-附方-添加病后四方
小半夏汤 治汗下后呕吐不已。 半夏(五两) 赤茯苓(三两) 上锉,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纳姜汁,更煎一二沸,温服。 五味子汤 治汗下后气闭咳嗽。 五味子(半两) 麦门冬 人参 杏仁 陈皮 生姜(各一钱) ...
分类:
河间伤寒心要
2015-12-7 18:06
格致余论-夏月伏阴在内论
天地以一元之气,化生万物。根于中者,曰神机;根于外者,曰气血。万物同此一气,人灵于物,形与天地参而为三者,以其得气之正而通也。故气升亦升,气浮亦浮,气降亦降,气沉亦沉。人与天地同一橐籥。子月一阳生,阳 ...
分类:
格致余论
2015-12-7 18:06
伤寒大白-卷二-头眩
伤寒头眩,言睡在床褥,亦觉头眩眼花,非言坐起而觉也。夫外感风寒之症,坐起时,皆头眩也。方书头眩,皆以阳虚立论,愚以为久病后、汗下吐后,方可言阳虚。若暴病及未曾汗下吐者,则风寒邪热,痰火积饮,皆能眩晕。 ...
分类:
伤寒大白
2015-12-7 18:06
1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