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各家类
订阅
各家类
下级分类:
医学传心录
|
洗冤集录
|
皇汉医学
|
伤寒百证歌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伤寒补例
|
伤寒大白
|
丹溪心法
|
疯门全书
|
格致余论
|
河间伤寒心要
|
景岳全书
|
温病指南
|
温病条辨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温热逢源
|
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疫论
|
儒门事亲
|
伤寒发微
|
时疫解惑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热论
|
温病正宗
|
温热经纬
|
类经
伤寒补例-卷下-伤寒论读法十四条
伤寒。非奇病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据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其三阴三阳。转变之处。前人往往词涉硬派。一似暗有鬼物。指使邪气。如何传法。并不得如何传法。读者。须消去此 ...
分类:
伤寒补例
2015-12-7 17:57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上-谵语
谵语发狂,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汤(二十一)下之。若伤寒,过经谵语,已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大盒饭硬,而下利、脉和者,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利者,脉当厥,今反和,此为内实,调胃承气汤( ...
分类: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015-12-7 17:57
伤寒百证歌-卷二-第二十一证 阴盛隔阳歌
身冷脉沉紧且细。内虽烦躁不饮水。此名阴盛隔阳证。霹雳散用烦躁止。(脉沉紧而细。不欲饮水者。阴盛隔阳也。当用附子霹雳散。)躁若止兮应得睡。寒已散兮阴自退。热气上行得汗痊。火焰丹砂宜用矣。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7:57
伤寒补例-卷下-南北伤寒温病异治
伤寒温病南北证治。其大纲有不同者。北方天地之气化皆燥。人身呼吸腠理之间。皆燥化也。燥之为政。清泠而坚削。故其治。常宜兼滋血而舒筋。南方天地之气化皆湿。人身呼吸腠理之间。皆湿化也。湿之为政。混浊而壅滞。 ...
分类:
伤寒补例
2015-12-7 17:56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上-发黄
阳明病,表热极甚,烦满热郁,留饮不散,以致湿热相搏而身体发黄,其候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身体发黄,宜茵陈汤(三十二)调下五苓散(二十四);结胸而发黄者,茵陈同陷胸汤(十六)各 ...
分类: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015-12-7 17:56
伤寒百证歌-卷二-第二十二证 阴阳易歌
男子阴肿多绞刺。妇人腰痛并里急。伤寒瘥后便行房。男名阳易女阴易。热上冲胸头不举。眼中生花气翕翕。烧(音加)鼠橘皮汤。选此用之医可必。(仲景云。伤寒阴阳易之为病。身体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7:56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上-发斑
发斑,下证未全,凉膈散(二十三)。未曾下,胃热发斑,白虎汤(二十二)加人参、白术。 阳明胃热发斑,脉沉须下者,三一承气汤(十三)下之。伤寒胃热发斑,凉膈散加滑石调五苓散(二十四) 甚妙。伤寒七、八日,发 ...
分类: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015-12-7 17:56
伤寒补例-卷下-附治疟宜破血发汗
疟者。风凉暑湿之邪。伏于血脉之中而作也。凉湿为尤重。先伤于暑湿。复伤于风凉。迫湿深入。故邪气既外据筋络骨节之一处。而其内入者。又随血脉以上下。此血与筋骨受病之一处。相触即发病矣。血行有常度。故其发有定 ...
分类:
伤寒补例
2015-12-7 17:56
伤寒百证歌-卷二-第二十三证 伤寒歌
脉浮紧涩是伤寒。热少寒多不躁烦。(伤寒脉浮紧而涩。热少寒多。心不烦躁。)头痛无汗身拘急。微厥之时在指端。腰脊疼痛色多惨。唯宜发汗与通关。(学人先须要辨。伤寒中风二证。伤寒脉浮紧而涩。中风脉浮而缓。伤寒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7:56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上-发狂
伤寒,发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三一承气汤(十三)加当归、姜、枣名当归承气汤,以利数行,候微缓以三圣散(二十七)吐之,后用凉膈散(二十三),黄连解毒汤(二十一) 调之。谵妄发狂,逾垣上 ...
分类: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015-12-7 17:56
伤寒补例-卷下-附治痢宜和营卫养筋膜
王损庵论治痢。必和营卫。其义甚精。喻嘉言逆流挽舟之法。即从此脱化。盖痢疾或由生冷内伤。胃络血痹。或由风湿外束。暑郁血乱。无论赤白。皆湿热搏结于血分。而筋膜之力弛。气化之行滞也。湿盛则血滞而气困。热盛则 ...
分类:
伤寒补例
2015-12-7 17:56
伤寒百证歌-卷二-第二十四证 中风歌
恶风自汗是伤风。(仲景谓伤风为中风。)体热头疼病势浓。手足不冷心烦躁。面色如常无惨容。(解在前篇。)脉浮而缓是本证。寸大尺弱有时逢。(伤风脉虽浮而缓。活人书云。有尺脉弱寸口大者。仲景云。阳浮而阴弱。阳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7:56
伤寒补例-卷下-男妇伤寒温病舌黑异治
男妇气血异体。证治亦有大端不同者。男子气壮。血不易瘀。舌黑耳聋。血络痹也。为热入血室。舌卷囊缩。血痹之甚筋失养也。亦有未及化热。两肋血络先痹者。其证舌苔忽黄忽白。必带灰黑。小便忽闭忽通。烦躁不能安眠。 ...
分类:
伤寒补例
2015-12-7 17:56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上-伤风
伤风之证:头疼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痛。肌热、干呕、鼻塞、手足温、自汗出、恶风,其脉阳浮而缓、阴浮而弱,此风邪在表。以上伤风之证,皆宜桂枝汤(第二)以解肌。伤风汗出、怕风,而加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第三 ...
分类: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015-12-7 17:56
伤寒百证歌-卷二-第二十五证 伤寒见风脉中风见寒脉歌
恶寒不躁微四逆。脉浮而缓来无力。恶风烦躁手足温。脉诊紧浮来又涩。伤寒反得伤风诊。中风却见伤寒脉。大青龙证是为宜。调卫调荣斯两得。(仲景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
分类:
伤寒百证歌
2015-12-7 17:56
1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